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案件频发 检察院提醒市民小心“套路贷”模式

时讯

2017-09-25 16:04:05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吴黎明

案例1 借款10万元看病,被骗走270万的房产


57岁的施先生(化名)是上海人,家住在静安区。两年前,他突发脑梗。到医院抢救后,命是回来了,可也落下了一些后遗症。他准备去看一个民间偏方,费用大概两、三万元。因为手头资金周转不便,便找到一家所谓的借贷公司,临时借一借。然而这一借,却落入“套路贷”的圈套。


施先生问对方借款十万元,期限是一个月。



套路一 翻倍借条


套路贷公司的人带施先生到银行,当场办了一张银行卡,转入二十万元,又立刻在柜台上提成现金。但是这个钱并没有给施先生,而是由套路贷公司的人带回公司。回到公司后,其中七万五千元现金给了施先生,其中被扣除一个月的利息两万五千元。


利息这么高也就算了,在对方的诱骗下,施先生还写下了一张二十万元的借条。借条是以个人名义借出,属于民间借贷。



套路二 故意制造违约


一个月的期限马上到了,施先生准备好十万元现金,要还给借款人。结果,对方手机不接,捧着现金找到公司里,对方也不收,称借款人出国还没回来。施先生只好回家耐心等待,等对方所谓的“回国”。


约定还款期限刚过,一直躲着不出现的借款人打电话给施先生了,说他违约了。要按照借条上的金额还款。


施先生气愤不过,却拿对方没办法。



套路三 恐吓威胁


明明是对方有错,施先生当然不肯按照二十万还钱。这时候,套路贷公司把施先生约到公司里,上来几个满是纹身的彪形大汉,对施先生拳打脚踢。施先生是个病人,不愿跟他们多争执。被逼无奈下,写下三十万元的借条。


过了一阵子,对方又叫来施先生,再度打了一顿后,又让他写下一百一十万元的借条。


套路四 翻倍平账


从七万五到一百一十万, “套路贷”公司还不满足。又利用一种业内名为平账的方法,让施先生借款金额再度增加。施先生用于平帐的借条没有写一百十万的双倍,一是施先生房产快速折现金额可能不够,二是写下八十万后,第一张借条并没有撕毁。这样一来,施先生的借条金额达到了一百九十万。



套路五 无限骚扰


得到施先生的高额借条后,套路贷公司的打手对施先生实施各种骚扰。比如在门上泼油漆,往门口倒垃圾等。这在套路贷公司业内成为软暴力手段。其它手段例如堵锁眼、拉电闸、跟踪、骚扰等等。



【检察官 闵达】甚至有些人,在签定合同的时候,还会签一个空白的租赁合同,你只签名,其它都是空白的。等他问你要钱的时候,你如果不还钱,他就把空白租赁合同填上租赁二十年,拿借条把你父母老人孩子,都赶到外面去。这房子是我租下来的,把人赶到外面,他住到里面,住到还钱为止,不还钱,他就在里面住着。



套路六 民事诉讼


一般而言,如果骚扰之后,借款人还是不还钱。套路贷公司就利用借条和虚假的银行流水,将借款人告上法庭。而在这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使用了比第六个套路更恶劣的手段。


施先生的房产是买的动迁房,即将过户。


“套路贷”公司先拿一张白纸,让施先生签名,写下日子,却不说干什么。等施先生走了后,他们利用施先生的签名,直接填写了卖房协议。在可以过户之后,从施先生上家手中,直接将房子卖掉,所得房款大约一百五十万元左右。


之后,施先生稀里糊涂地陪他们从银行里提了钱,以为又是什么平账之类,却还不知道提出来的一百五十万,是卖掉他房子的房款。


自从 “套路贷”模式迅速蔓延后,类似于施先生这样的受害人非常多。仅在我们《案件聚焦》《庭审纪实》《法制特勤组》等栏目报道过的就超过十起。其中甚至还出现过一些伤人、死人的恶性案件。


截止到今年8月份,上海市检察院二分院办理的套路贷案件达到13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82人,涉案金额超过2000万元。


套路贷会找上生意人,他们一般选择银行或者正规小贷公司借不到钱的客户,然后利用低息,放款方便等方法诱骗借款人上当——



案例2


41岁的李先生是个生意人,去银行借款前查征信时,被套路贷公司的业务员用花言巧语迷惑了。李先生先后分两笔,问这家套路贷公司借款30万。套路贷公司找人以更低利息诱骗李先生借款,故意制造违约。随后又利用平帐的套路,将借条的金额翻到一百六十万。此后,他们限制了李先生的人身自由,逼他卖了房子。最终,李先生卖掉房子,用一百万元收回了借条。


套路贷公司的目标不仅包括刚成年的在校学生,还有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



案例3

小许刚从学校毕业,因为痴迷于游戏而透支了信用卡,为还信用卡,陷入了套路贷公司的圈套。借三万,写二十万欠条。因为没有偿还能力,再度借款6万,但是借条越写越多。经过几次平帐后,最后借条翻到一百七十万元,但套路贷公司依然不满足。他们的目标是小许名下的房产。小许家人报警,警方调查后,将套路贷团伙抓获归案。


小许经过这件事情,虽然受到伤害,却也改变了他的生活态度。


小许:经过这个事情的话,也是对人生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也是对自我的一个认识。最好不要有这么深刻的教训,不要说一个年轻人,就算一个事业有成的人,他也不一定扛得起。你知道一千元是这么厚,你有没有见过一百万是多少。但是对我来说,一百万就是个数字,我不知道,一百万堆在墙角能堆多高。就我没有这样的概念,我一张张叠,要叠到什么时候,后来才知道钱真的是来之不易,很难赚,很难赚。后来我上班,还是很辛苦,一个月也就那么多钱。


套路贷的犯罪模式迅速被复制蔓延后,一来犯罪团伙增加,所得利益分摊后变薄。二来媒体宣传后,已经引起了市民的警惕,作案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容易。在这种情况下,不法分子已经不满足于按部就班出套路,开始走起了极端路线——



案例4


38岁的被害人苏先生,因为生意需要资金走转,向套路贷公司借十万元。对方根本不等还款期限,甚至连违约借口都懒得制造。第一天只给了他两万元,剩下约定第二天来拿。结果到了第二天,对方不仅不给钱,还让他立刻还款三十万。


【被害人 苏先生】我到办公室说,先把衣服一脱,纹身出来了。他说你借条不是给我写的,哪个老板写的,你借条写错了,必须现在就还钱。你必需按照三十万还。我说我一分都没用,他说我们不管,谁让你写借条了。


苏先生被打手恐吓之后,又被强行拉到另一家公司,进行所谓的“平帐”。 最终经过几家公司,借条翻到一百四十九万。为了逼迫苏先生掏钱,他们使用了各种手段。最后使用了第六个套路,到法院起诉。


苏先生只拿到两万元,却被逼着写下一百四九万的欠条,还被起诉到法院。万般无奈下,他只能选择报警。好在没多久,这伙人就落网了。


总结:


目前,上海市检察院第二分院承办的13起套路贷案件中,部分案件已经以诈骗罪等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 “套路贷”遭到重拳打击,当然大快人心。但仍有不法分子贼心不死,依旧顶风作案。希望市民在急需用钱的时候,尽量选择银行或者正规的小贷公司。如果碰到某些公司以个人名义写翻倍借条,以及需要在银行走虚高流水的时候,一定要果断终止借款行为,避免落入“套路贷”的陷阱。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吴黎明 实习编辑:蔡悦扬)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Knews上海套路贷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2:24
老人自己申请改适老化卫生间 政府补贴了一半
看呀STV2天前
00:47
中方:对欧方无理制裁中国企业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蓝厅之声3天前
02:37
宠物进飞机客舱渐普及 如何有爱无碍?
看呀STV3天前
00:09
普京特朗普热聊2个小时不想挂电话?通话内容公布
时讯2025/05/20
00:21
新冠病毒抬头?钟南山:预计六月底前结束
一眼看天下2025/05/20
00:06
美国前总统拜登确诊恶性前列腺癌 特朗普发声
时讯2025/05/19
01:34
上海:五月新房销售稳中向好 前半月成交环比增长约5%
时讯2025/05/18
00:44
周深演唱会 自弹自唱《嗨!人间》献给上海站
爱上海2025/05/18
00:10
歼-10CE首次实战击落多架战机 自己无一损失
看现场2025/05/17
00:11
美军公布F-47战机更多细节 作战半径超越F-22
时讯2025/05/17
00:12
特朗普宣布将研发F-55战机:因为我不喜欢单发!
时讯2025/05/16
00:08
外交部回应美滥用出口管制措施限制华为昇腾芯片
时讯2025/05/16
00:50
外交部:中方绝不接受!
蓝厅之声2025/05/16
07:27
重病老人取款去世事件“反转” 折射哪些困境?
新闻放大镜2025/05/16
00:11
特朗普喊话库克:不希望苹果公司在印生产iPhone
时讯2025/05/16
01:09
涉肖某、董某莹、协和“4+4” !卫健委通报来了
一眼看天下2025/05/15
01:14
病重老人医疗费告急 被抬到银行取钱时死亡
东方快评2025/05/15
00:09
病重老人被要求亲自取钱在银行去世 警方已介入
一眼看天下2025/05/15
00:09
美东时间5月14日0点01分起 美调整对华加征关税
一眼看天下2025/05/14
00:05
明天12时01分起!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公告
时讯2025/05/13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