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夏以来,北半球多地早已开启“炙烤”模式。此外,干旱、暴雨、洪灾也频频袭扰北半球,而正值冬季的南半球则遭遇了世纪严寒。专家警告,破纪录的极端天气已成为地球一种新的常态。而一些巴基斯坦民众不仅面临着洪水肆虐的“天灾”,还要面对今年印巴局势骤然升级后,印度突然宣布断水的“人祸”。
卡拉奇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城市,主要海港和重要的商业及工业中心。但近年却被列为全球最不宜居的五座城市之一,这里的2000万居民正同时面临着洪水肆虐和长期缺水的双重困境。
“萨拉姆,我的水车马上就要空了。补满水后,我就给你送水。”纳齐尔·艾哈迈德是卡拉奇的一名送水员。在这里,40%的居民无法持续获得自来水,只能靠人力送水上门。
今年5月,印度突然宣布暂停执行《印度河用水条约》,要切断源自其境内并灌溉巴基斯坦的河流水源,以报复4月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的武装袭击。6月21日,印度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声称,印度永远不会恢复执行该条约。这进一步加剧了巴基斯坦的水危机。
1960年,在世界银行的主导下,印度和巴基斯坦签署《印度河用水条约》。该协议将印度河流域的六条河流使用权进行了划分,规定印度拥有对东部三条河流——拉维河、比阿斯河和萨特莱杰河的控制权;同时确保巴基斯坦保有对西部的印度河、杰赫勒姆河和切纳布河的使用权。由于两国的农业灌溉都严重依赖印度河流域水系,这份协议也成为维护该地区和平的重要基石。
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表示,“巴基斯坦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滴水。国际条约不能被随意搁置,如果在解释或意见上存在分歧,条约内设有三级争端解决机制。”有国际法专家直言,印度的做法不仅违反了条约,也违背了有关公平利用水资源的国际法。
但现实是,即使巴基斯坦向联合国安理会、国际法院或常设仲裁法院等专门解决国家争端的机构提出申诉,即便最终裁决有利于巴基斯坦,这些裁决也可能无法真正得到执行。
对此,英国《卫报周刊》评论称,这一现实揭示出国际法正面临信任危机。一位南非籍国际法院法官指出,此类危机的本质是国际政治的失败。巴基斯坦前司法部长则相信,当气候灾难迫使人类重新团结时,国际法有可能迎来真正的革新。
编辑: | 周杰 |
责编: | 姚乐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