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若干举措》或“沪九条”)正式发布。上海以系统性生态思维,为全球互联网内容创作者构建起一片“数字雨林”——让每一粒创意种子、每一棵内容植株都有机会在这里生根发芽、拔节生长、开花结果。
清晰导向,为创作生态提供充足阳光。“沪九条”明确激励“讲好上海故事、中国故事且有较大影响力的作品”,为创作者提供内容选题的“光合作用”。单项内容最高10万元的市级奖励及优先推选荣誉申报的机制,定点投射光照,引导创作者扎根现实、深挖文化富矿,将个人创意与城市发展、国家叙事相融合。设立创作主体合法权益保护快速通道,驱散阴霾,照亮创意生长方向。
任选土壤,创意扎根生长。《若干举措》深耕两片产业“沃土”——黄浦区与杨浦区,打造全球级内容创作集聚区。黄浦依托小红书总部效应、高端服务业与金融科技、时尚资源,杨浦借力B站生态、8000家数字企业、高校集群,形成差异化内容产业基底。在“沃土”上,政策注入丰沛“养分”:载体根基、生态循环——共享空间、直播间及一站式服务降低创业成本,人才公寓、落户政策稳固“根基”;每年最高1000万元奖励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土壤改良”的正向生态循环。全球内容创作者只需根据自身基因,便能在这片差异化“沃土”上任选最佳生长点。
精准滴灌,“沪九条”很解渴。小微创作者最怕“资金干旱”,以专项基金为引,疏通贷款通道,提供50%利息补贴的金融“活水”,初创团队版权质押就能“解渴”;“技术型创作者”也有AI赋能甘泉——应用场景建设最高获30%、2000万资金支持,为虚拟主播、AIGC开发者注入生命源泉;海外创作者更享受签证“及时雨”,“跨境内容创作者”“多语言内容创作者”借“银鸽奖”等出海东风,让“中国文化IP”的鲜花看遍全球。
广阔天地,任“内容枝丫”尽情生长。“沪九条”推开城市“温室顶棚”,向创作者敞开全市地标景区、文博场馆、重大节展等物理场景,并推动国企、媒体资源对接,破解创作“取景难”的痛点。国企、媒体搭建支架,藤蔓向光攀援,内容生产从虚拟空间延伸进城市肌理,汲取真实故事的能量。更周全的,还有“盾牌行动”构建的反侵权机制,拉起防风护网,抵御网络暴力、账号仿冒等“病虫害”,守护原创果实。
修枝固本,助幼苗成嘉木。针对创作者职业认同感弱的痛点,《若干举措》理顺成长年轮:支持平台备案职业技能评价机构,开放“全媒体运营师”认证;创新职称评审通道,覆盖工艺美术、艺术等多领域;更将创作者纳入上海新闻奖评选,刷新职业荣誉感。植株有了科学修剪、专属园丁,“健康栽培”就能替代“野蛮生长”,实现职业化跃升。高校实习衔接与人才奖项纳入机制,更为年轻“萌新”铺设从校园到产业的“绿色通道”。
“沪九条”是来自东方的风信。上海这片“数字沃土”向全球内容创作者发出邀约,无论是东京的动漫师、硅谷的科技博主、悉尼的vlogger、首尔的UP主,还是巴黎的时尚达人……欢迎来与上海共创未来。在这里,甘霖已降、新风已备、藩篱已除——正待万千植株向阳而生、绿树翠蔓、聚木成林、花开世界。在上海,你们的创意终将参天。
编辑: | 陈瑞 |
责编: | 周宇倩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