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新闻放大镜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高薪诱饵、合同陷阱 如何识破“套路租车”骗局?

2025-10-23 15:14:51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金梅  游玮  陈昱卉

近期,有物流公司在网上发布直聘广告,还号称日薪高达1500元!看似诱人的收入馅饼,事实上却是在诱骗司机签订租赁合同,并借机制造违反合同情形,达到侵吞押金的目的。



上海青浦警方22日表示,在近日开展的整治网约车领域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中,经过缜密侦查,成功侦破了这起特大“套路租车”合同诈骗案,捣毁一个流窜多地的诈骗团伙。目前,李某、张某等17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合同诈骗,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警方通报称,本案涉案金额280余万,截至案发,已经证实被骗的司机多达百余人。


为何有这么多司机上当?不法分子究竟是如何层层设套、才能频频得手呢?记者调查发现,从多名受害者的经历来看,被骗的最初,是因为对方开出了“月薪过万”等诱人条件。据被骗司机徐先生介绍,他遇到的骗子给他开出的条件是,接一个运单就可以收入1300元,接单足够多的话,“月入万元不是梦”。经不起高薪和各种条件的诱惑,不少受害人在对方催促下匆忙签订合同,并很快按照对方要求缴纳押金和租金。但之后却发现,合同正文与事前口头商议内容完全不符。



今年9月,警方陆续接到多名司机报警称遭遇诈骗之后立即开展侦查,更多诈骗手法也被揭露出来。据不法分子交代,他们从2023年开始组成团伙,以物流公司为名,在网络平台发布“低门槛高薪招聘司机”的信息。面对应聘者,他们首先以高额收入、稳定货源、就近派单为噱头,诱使应聘者“承包”运营公司的车辆。当应聘者签完“租车合同”后,他们再通过派发长途偏远订单、少派单等方式,迫使司机主动违约,以此达到“强行扣留保证金”等非法牟利目的。


警方侦查还发现,为了逃避监管,不法分子通过不断变换公司招牌、不断地轮换面试的人员,来伪装成不同的招聘公司。为了吸引更多应聘者,不法分子还经常以内部交流的形式,在团伙内进行话术培训,特别提醒其成员在与应聘者沟通时,“不要留证据、尽量语音和电话”。



实际上,近年来,多地警方都曾破获过类似的系列“套路租车”新型诈骗案。记者调查发现,这些骗局有着不少共同点。比如,基本都以高薪招聘为诱饵;签订的租车合同中都隐含着陷阱般的条款;同时,骗子的最终目的,都是迫使应聘者主动违约,从而通过强占押金来非法牟利。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财产损失之外,骗局有时还威胁到了应聘者的生命安全。有被骗司机介绍,不法分子为了迫使他主动违约,竟然在他驾驶车辆正常行驶时,安排车辆尾随,甚至故意制造碰擦,差点制造了交通事故。



此类案件为何多发?究其根本,还是部分市场主体诚信意识淡薄,为合同诈骗提供了滋生土壤。同时,网约车、物流等行业发展迅速,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未能及时跟上,导致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不法分子每隔几个月就会更换办公地址、公司名称,流窜多地实施诈骗,也增加了执法部门的监管和打击难度。


对于这种利用合同来实施诈骗的行为,应聘者怎样才能识破、并加强防范?监管部门是否有可能在骗局发生之前就介入处置?律师岳雪飞表示,我们要有一个明确的意识: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当一份招聘启事的条件格外诱人,收入开得特别高、设置的门槛却异常低时,不妨先了解同行业其他企业是否也有类似条件。同时也可以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网”上查询该企业的相关信息,比如设立时间、股东构成、关联企业、注册资本等,以此判断这家企业是否真的有实力为应聘者提供如此高的收入。



岳雪飞提醒,在签订合同的环节,对方越是催促,我们越要保持谨慎。务必将对方所有承诺的条件都明确写入合同中,这样才能避免后续发生纠纷时,对方否认此前承诺,而我们却没有书面依据的情况。如果发现对方有毁约、诱导自己违约的端倪,千万不能忍气吞声,该投诉时就投诉,该报警时就报警,要学会用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岳雪飞表示,对于这类诱骗司机违约的租车公司,追踪打击需要多方合力:首先,要依靠广大司机朋友,若发现类似可疑招聘启事,应互相留意、及时提醒,避免更多人上当;其次,公司登记机关若发现有人频繁注销公司,可设立内部警示名单并同步给警方,引起警方关注;最后,警方接到相关报警后,切勿将其孤立视为单一民事纠纷,可建立内部数据库,当同类事件多次出现时,要警惕背后可能涉及的合同诈骗,进而开展深入调查,依法打击此类违法违规行为。

编辑: 陈昱卉 游玮
责编: 金梅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诈骗网约车汽车租赁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1:20
货车司机足不出“沪”日入1500 警方:全是骗局
看呀STV3天前
00:31
特朗普称中国不想对台湾发动“进攻”国台办回应
权威发布3天前
02:26
“人肉带回”实为空盒陷阱 警方破获“海外代购”诈骗案
时讯3天前
00:10
50万交保!陈柏霖、修杰楷走出警局态度不同
时讯3天前
00:49
李在明誓言:韩国要“跻身全球四强”
环球交叉点2025/10/21
00:07
胡塞武装突袭联合国雇员住宅区 扣押数名工作人员
时讯2025/10/19
01:34
这档综艺已完结 却仍在不断给实体商场“引流”
东方新闻眼2025/10/18
00:57
老人过世留下百万遗产没有法定继承人
案件聚焦2025/10/18
00:08
《隐秘的角落》现实版?服装巨头创始人爬山坠崖
时讯2025/10/18
02:31
市场价165万凶宅26.6万开拍万人围观 已有人报名
时讯2025/10/17
00:15
洪秀柱力挺郑丽文:女人不止撑起半边天!
时讯2025/10/17
00:08
湖南一女主播收“炸弹包裹”被烧伤 警方通报
时讯2025/10/16
00:38
正对床头!女生被男室友装摄像头偷拍 应严惩!
一眼看天下2025/10/16
01:00
假富二代为炒币编造投资骗局 两年骗了1600万
案件聚焦2025/09/15
00:16
保健品推销员偷偷转走孤老40万养老钱
时讯2025/09/11
00:10
男子深陷诈骗拒绝开门 同事发现不对劲报警
时讯2025/09/09
上海警方破获售卖网约车“一体机”作弊器团伙
时讯2025/09/05
00:19
开发“外挂”给顺风车主抢单 李某获利200万被抓
案件聚焦2025/08/11
00:09
驾考现场上演“吞纸毁证” 考生科目一作弊被抓
时讯2025/08/05
00:48
为200元返现欠16万元 两名大学生被列为失信人
时讯2025/07/31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