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子午观潮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法德忙斡旋 美国却浇油 乌克兰危机会走向何方

2022-02-08 22:04:05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黄艳琳

全球都在关注俄乌会不会开打?现在,一边以法德领导人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加紧斡旋,避免战争爆发,另一边美国官员和美国媒体却继续煽风点火,鼓吹“入侵”。


马克龙欲求“新平衡” 普京向欧洲发警告


据BBC报道,当地时间2月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莫斯科,与俄总统普京讨论乌克兰局势、欧洲安全等更广泛的问题,媒体报道会谈长达5个小时。而此前一日,马克龙已经与美国总统拜登通了约40分钟电话,协调关于乌克兰问题的立场。2月8日还将抵达基辅,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会谈。另外,德国总理朔尔茨2月7日正在华盛顿会见美国拜登,下周一、二还将先后访问乌克兰和俄罗斯。


普京和马克龙举行会谈(美联社图)


据法国《星期日报》采访,马克龙启程前表示,建议欧洲国家需要在尊重俄罗斯主权的同时维护自身安全,达成一种“新平衡”。马克龙一再强调“诺曼底模式”对解决乌克兰危机及地区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不过,路透社2月8日报道,普京在与马克龙会晤后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乌克兰加入北约并试图通过军事途径收回克里米亚,则欧洲国家将自动被拖入一场没有赢家的军事冲突。”同时,普京也称与马克龙的会谈“务实而有意义”,并表示在马克龙结束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会晤后,他愿再与法方领导人进行通话,就俄乌局势交换意见。


会见马克龙后,普京出席新闻发布会(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图)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赵晨判断马克龙提出的这些受普京欢迎的务实建议,应该包括三方面,第一,北约不得再将俄罗斯视为威胁,第二,北约承诺不再东扩,尤其是不能将乌克兰纳为北约新成员国,第三,双方探讨了一些相互建立信任的措施,包括削减相互瞄准对方的中程导弹和短程导弹。


对于第三点赵晨比较乐观,但对前两点就不看好了。因为北约成立就把苏联视为假想敌,俄罗斯还无法摆脱这样的命运,此外,拜登也不可能做出未来永远不将乌克兰纳入北约这样的一个承诺。


美以“北溪-2”将德一军 朔尔茨不置可否


与马克龙同样展开斡旋之旅的还有德国总理朔尔茨。2月7日,美国总统拜登与到访的德国总理朔尔茨就乌克兰议题进行会谈。


会谈后,在记者会上,拜登就宣布,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俄罗斯通往德国的天然气管道“北溪-2”将被封锁。有记者质问拜登如何能做到?拜登说,“我向大家承诺我们会让它终结。”当记者询问德国总理什么态度时,朔尔茨却不置可否,他始终回避提及“北溪-2”名称,也没有直接承诺会支持终结这一项目。但与此同时,在发布会上,拜登和朔尔茨又都强调美德之间没有分歧。


2月7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和美国总统拜登出席联合新闻发布会(法新社图)


对于“北溪-2”,美国一直恨之入骨,称这是俄方“地缘战略”项目,令欧洲过于依赖俄方能源供应,威胁欧洲能源安全,早在几年前就称要列其为制裁对象。据外媒透露,一旦俄方切断对欧洲天然气供应的应急方案,拜登强调,美国和其他国家能够填补“相当大部分”缺口。


路透社称,“北溪-2”建成前,德国使用的天然气将近一半由俄罗斯供应。赵晨认为,“北溪-2”可以供给1100亿立方米天然气,现在欧洲天然气价格暴涨,能源价格飙升,甚至直接影响到欧洲民众用气取暖,如果彻底废掉这条管线,不仅对欧洲民众的生活,乃至对欧洲企业的生产都会造成巨大影响,务实的德国总理朔尔茨应该难以答应。


资料图:北溪2号管道


美国不断拱火 制造俄乌紧张气氛


虽然法、德有意斡旋,但美国在俄乌局势上却一直扮演“不断拱火、制造紧张气氛”的角色。


2月7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又声称“截获”俄罗斯官员的相关通讯内容,继续渲染“入侵”之说。报道称,根据四名消息人士透露的说法,一些俄罗斯官员担心,大规模“入侵”乌克兰会比普京总统和其他克里姆林宫领导人意识到的代价更昂贵、局面更艰难。


美国媒体彭博社此前更是迫不及待发布“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假新闻,随后就遭到了俄乌两国打脸。闹出大乌龙,彭博社删除了新闻,但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6日又援引情报部门的话称,莫斯科正准备大规模入侵乌克兰,其部署的11万大军已达到此类行动所需的七成兵力。


彭博社报道“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针对美国官员和美国媒体“不断拱火”,俄罗斯驻联合国副大使德米特里·波利安斯基在推特上驳斥:“疯狂和危言耸听仍在继续,如果换成是我们说,美国可以在一周内占领伦敦并造成30万平民死亡,会怎么样?(我们也可以说)所有这些都是基于我们不会透露的情报来源。美国人和英国人会觉得这么做对吗?对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来说,这么做是错误的。”


赵晨强调,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朔尔茨应该是密切联系过后才开展斡旋的,他们的外交努力值得赞赏。他们所倡导的诺曼底模式,即通过外交谈判解决才是俄乌局势最大希望,虽然美国不断拱火,但这一模式还是有望成功的。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黄艳琳)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乌克兰危机拜登马克龙普京北溪2号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15
生命有终 光影留痕 今年已有9位TVB老戏骨离世
时讯2天前
01:04
郑智化道歉了!风波平息但残障设施优化不能停止
时讯3天前
00:09
印度女医生自杀 手掌写遗书控诉警官多次性侵
时讯2025/10/26
00:54
阿庆爷叔看不懂了,足球比赛比的不是球
番茄鱼2025/10/26
00:24
上中路隧道一SUV发动机起火 消防到场前火已熄灭
看呀STV2025/10/26
00:35
上海一景区招人扮演“野人”?景区回应:假的,别上当!
时讯2025/10/24
00:10
委内瑞拉防长:我们的军队是哥伦比亚的后盾
子午观潮2025/10/24
00:08
中方回应欧盟制裁中国大型石油企业:坚决反对!
时讯2025/10/23
03:17
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
环球交叉点2025/10/23
00:07
新西兰爆发大罢工 总理怒批:政治操弄!
时讯2025/10/23
00:09
梨泰院踩踏调查公布 与尹锡悦搬出青瓦台有关
时讯2025/10/23
00:46
骨质疏松了怎么办?
医聊+2025/10/22
02:10
陆家嘴咖啡节:“小咖啡”背后的“大经济”
时讯2025/10/22
00:17
郑丽文细数“九二共识”优点:民进党不肯面对现实
时讯2025/10/22
00:31
特朗普称中国不想对台湾发动“进攻”国台办回应
权威发布2025/10/22
00:10
50万交保!陈柏霖、修杰楷走出警局态度不同
时讯2025/10/22
00:07
大学生在柬被虐待身亡 韩官员将其骨灰盒接回国
时讯2025/10/21
00:29
非机动车闯红灯 “鬼探头”撞车警方判定无争议
看呀STV2025/10/21
00:07
美澳达成85亿美元关键矿产合作协议
时讯2025/10/21
00:07
韩财阀千金成电诈大佬? 黄荷娜被曝已逃至柬埔寨
时讯2025/10/17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