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务新时空】杜文龙评俄“伊斯坎德尔”:导弹中的“当代枭雄”
2016-04-08 16:05:40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翻遍俄罗斯弹道导弹的命名,只有SS-26伊斯坎德尔别有洞天,是唯一一型以人物命名的导弹武器系统,“伊斯坎德尔”,是在中东、印度颇受尊崇的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这方神圣才有此功力。如今俄罗斯导弹剑指中东,就是想借助昔日的荣耀与今天的能力,在伊斯坎德尔的故地中东重振俄罗斯雄风。伊斯坎德尔不仅仅是一种导弹,而且还是写满着希望的高高飘扬的旗帜。一波三折:伊斯坎德尔导弹由前苏联机械制造设计局荣誉出品,总工程师谢尔盖·帕夫洛维奇·涅波别季梅,曾经全面主持苏联著名的“奥卡”导弹研制工作,从1980年开始,“奥卡”导弹陆续装备俄罗斯陆军,在阿富汗的反游击作战中,“奥卡”导弹战果骇人,甚至替代了战机实施“定点清除”,被阿富汗游击队称为“种族灭绝者”,巨大的威力也令美国人感到震惊,1987年12月的《美、苏中导条约》签署前的谈判中,美国坚持前苏联必须将射程在500~5000公里的中程和中近程导弹全部销毁,至多只有踩线嫌疑,射程500公里的“奥卡”导弹,也被美国列入了销毁导弹名录。尽管涅波别季梅拒绝签字,最终没能阻止“奥卡”导弹被销毁的命运,包括106部发射架、306枚导弹、生产线和大部分设计图纸在美国专家的监督下被彻底销毁。涅波别季梅因此住进医院,竟然“有一个月不能下床走动”。 1994年,北约东扩计划刺激了俄罗斯敏感的神经。时任总统叶利钦支持复活引发美国忌惮的“奥卡”导弹全面复活。面对支离破碎的“奥卡”导弹生产线,73岁的涅波别季梅带领属下重新来过,最终复原出完整的设计图纸,1995年10月29日,在国防部国家中央试验靶场进行的首次飞行试验,宣布新型“奥卡”导弹,戴着伊斯坎德尔的面具就此诞生。毁伤能力强:“伊斯坎德尔”导弹可以配备集束子母弹、钻地弹、极速杀伤弹,燃料空气弹和电磁脉冲弹等多种类型,1~2枚导弹,就能摧毁敌防空连发射阵地、机场、指挥机构等典型目标,毁伤能力是美国“陆军战术导弹系统”的2~3倍。一部“伊斯坎德尔”发射车可载2枚导弹,能够在一分钟内发射第二枚导弹,火力持续能力实属高端,1米的圆概率偏差,以史无前例的精度,大幅度提高了毁伤效果。 突防性能好:“伊斯坎德尔”导弹除大量使用特殊复合材料外,在结构上也极为独特。近似锥体的外形降低了雷达反射特征,起飞后迅速抛掉表面突出部分,使弹体更加浑圆,雷达的探测难度骤然增加。导弹在飞行过程中频繁进行大过载的机动,机动时导弹承受的过载高达20~30个g,拦截弹难度以极高。此外,“伊斯坎德尔”导弹武器系统既能发射高举高打的弹道导弹,还能够发射低空潜入的巡航导弹,使敌方导弹防御系统顾此失彼。形成了高低结合,远近通吃的强大格局。 使用条件低:“伊斯坎德尔”导弹武器系统干重活、吃粗粮。全系统可在±50℃范围内使用;除沼泽地和流沙地以外的任何平地上都可以正常发射,光学导引头在夜暗、强电磁干扰等环境中稳定、高效工作。导弹服役时间为10年,如果进行3年的野外作业,导弹不需要复杂、精细的保养。此外,“伊斯坎德尔”导弹武器系统可直接通过天基、空中、地面侦察平台获取目标的信息,并可以在10秒钟时间内完成弹着点确定,从展开到导弹发射仅需4分钟,火力反应速度进展神速。 在俄罗斯,“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被称为俄军战术导弹中的“当代枭雄”。颇具戏剧意味的是,总设计“涅波别季梅”在俄语中是“劫后余生,永不言败”之意。俄罗斯的顽强,可见一斑。或许,普京总统认为,伊斯坎德尔导弹在哪里,俄罗斯的飞地就在哪里。叙利亚,完全可以被称为叙利亚格勒。(看看新闻网记者:王嘉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