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在北京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湖北光谷东智研发的“光子”人形机器人以一曲《秦俑魂》斩获群体舞蹈冠军,华中科技大学HUSTROBOCON战队在篮球赛中拼至最后一秒,摘得银牌。在这背后,是湖北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厚积薄发。
9月14日,2025年长江文化艺术季“视听长江”网络视听创作采风行活动团队走进目前全国最大、场景最丰富的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中心总面积近7000平方米,划分工业、商业、家居等5大类23个细分场景(如超市、咖啡店、实验室、公寓等),可以容纳100多台人形机器人同时训练,通过数据采集员远程操控手柄或穿戴传感设备,指导机器人学习端茶倒水、清扫地面、制作咖啡等生活技能。
据数据采集员介绍,每个基础动作(如“夹瓶子”)需重复500次/日,持续1-2个月采集上万条数据,训练机器人在光线、角度等变量下的任务稳定性。采用“模仿学习”技术:操作员通过VR眼镜和手柄实时传输动作信号,机器人同步复现人类行为。通过海量场景数据训练,将解决机器人适应真实环境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加速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
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等高校,招募机器人工程专业学生担任数据采集员,共同探索动作库开发。创新中心聚集启灵机器人、格蓝若等企业及院士团队,推动数据开放共享与核心零部件(如传感器)本地化生产。
编辑: | 胡苏青 |
责编: | 丁桃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