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1日上午,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担任指导单位,并由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自修》编辑部、《新闻晨报》共同主办的“中文自修杯”第十一届上海市小学生“美丽汉字”征文活动颁奖大会暨第十二届上海市小学生“美丽汉字小达人”活动启动仪式在上海市浦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顺利举行。
大会特邀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教材语言文字研究部部长乔丽华老师,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薛峰老师,上海市期刊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坚老师;东道主学校领导:上海市浦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张蕊清校长、上海市浦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丁熙琼副校长 ;主办方代表: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吕志峰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党委书记、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徐默凡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院副处长、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副主任彭超老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文自修》主编汤拥华老师,《中文自修》副主编孙国强老师,《中文自修》副主编范少琳老师,新闻晨报教育事业部副主任陈莹老师等担任颁奖嘉宾。
颁奖大会上,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副主任彭超老师为活动致辞,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文自修》主编汤拥华老师宣布第十二届上海市小学生“美丽汉字小达人”活动正式启动。同时,各级领导还为获最佳组织奖的区、团体优胜奖学校、优秀组织奖学校,以及来自上海市16个区的“市级写作小达人”获得者、“优秀指导老师奖”获得者颁发了奖牌、奖杯和奖状。
上海市浦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学生们在大会上表演了节目:大提琴演奏《胜利》、诗朗诵《地球万岁》和舞蹈《小报童的歌》。他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场下阵阵掌声。
“中文自修杯”第十一届上海市小学生“美丽汉字”征文活动历时半年,共吸引了688所学校积极参与。活动中,共有11661名学生荣获了区级荣誉,420名学生荣获了市级荣誉。
本届征文活动的主题为“身边的中华‘新’文化”。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习近平总书记说,“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此次主题旨在引导小学生积极探寻中华文化的现代魅力,展现新时代下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景洪春老师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本届活动主题引导学生触摸、观察和体验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用文字书写下来,对于今天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孩子们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活动中,同学们从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身边的小事物入手,挖掘出了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之处。比如《爷爷的风筝和我的无人机》一文,来自上海市竹园小学(张杨校区)的卢梓源同学将竹编技艺与3D打印技术并置,体现了两代人对飞翔的共同追求;在《月光倾洒处,文化新生时》中,来自上海市黎明小学的徐森迪同学为我们描述了AR古籍修复的场景,体现了新一代对“科技+文化”的敏锐感知;上海市奉贤区实验小学陈思诺同学的《武康大楼的新日记》中的武康大楼AR技术、上海棋院实验小学王梓旭同学的《诗词奶茶的魅力》中的诗词奶茶的创意设计,展现了“新”文化鲜活的生命力……从三年级的童趣发现,到五年级的科技狂想,独特的题材让评委老师们眼前一亮。真正的“新”文化,从不是对过去的背离,而是让传统在新时代的土壤里长成更繁茂的模样。
获得市级奖项的作文将有机会刊登在2025年《中文自修》下半月刊的七八月合刊上,以及《2026年上海市小学生年度最佳作文选中》中。
“中文自修杯”上海市小学生“美丽汉字’征文活动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思考、实践和交流的平台。上海市民办德英乐实验学校杨菁校长说:“本次征文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关注,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时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愿每一位同学通过“美丽汉字”活动,能够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一起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编辑: | 兰欣翰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