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午后,在四川江油一幢废弃楼房隐蔽角落,十五岁的刘某甲与另两名少女合围了十四岁的赖某某。
辱骂、威胁与拳脚,无情砸向一个少女单薄的身躯。
这场蓄意的欺凌,最终在同行者冷漠的镜头凝视下被记录、上传,像病毒般蔓延于网络,暴力画面再一次定格在公共视线里。
视频中,一位实施欺凌的女生说,“又不是没进去过,20分钟就出来了”。不过,这一次,她失算了。
8月4日,当地警方通报称,目前,全部涉案人员均已到案;依法对刘某甲、彭某某作出治安处罚的决定;同时,依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相关规定,对刘某甲(15岁)、彭某某(14岁)正按程序开展送往专门学校进行矫治教育的相关工作。总算是给公众一个还算过得去的交代。
联想到,不久前也有一段令人震惊的未成年人霸凌视频在网上热传,其中一句无知的“我没16岁,欢迎你报警”,同样令人愤怒。
事实上,根据2020年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可由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公安机关决定送入专门学校进行矫治教育 。那么,为何此前这一措施却仿佛“人间蒸发”了?
可操作性不强是根本原因,“为了孩子的前途”则是冠冕堂皇的借口。不少专门学校往往遵循学生、学校、家长的“三同意原则”,“强制入学”执行力度不够,导致“该进的不进”。
其实,这专门学校的门槛,代表了一种严峻的认知:当家庭与普通学校的管教失效,社会必须构建更坚固的防护网。这不仅是惩罚的升级,更是对迷途灵魂的挽救尝试。
江油的警钟再次敲响,它呼唤的不仅是正义的彰显,更是预防机制的高效运转与教育理念的深刻反思。孩子的“暴力病”,要治,就要从看见开始,从每一个不再“和稀泥”的大人开始。
编辑: | 秦扬轲 |
责编: | 赵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