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是上海经济的主引擎,上半年占GDP比重再次刷新纪录。而服务业又可再细分为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等行业。值得被注意到的是,在浦东,今年科技服务业这个数据表现亮眼:上半年增长超13%,这当中,生物医药又是增长的重要引擎,占增量的80%,这些增量从哪里来?背后又有哪些含金量?来看记者观察。
不得了,标的动不动就是几十亿美元!今年至今,中国创新药“卖全球”,一路“狂飙”,创新药企业的原创成果在海外技术交易上,收获丰厚:上半年,三生制药自主研发的一款肿瘤双抗产品,以首付款12.5亿美元、总金额超60亿美元的价格,将海外权益授予辉瑞,这一数字,也刷新了中国创新药单笔授权交易纪录。
三生国健总经理刘彦丽:辉瑞看中的还是我们产品在(临床)二期上有着非常不错的表现,后期就有可能成长为潜在的重磅产品,给肿瘤患者(治疗),尤其是在临床治疗等级提升上有更多的一个选择。
国内创新药在进入临床的二期、一期,甚至更早的时候,就被外资药企视作“潜力股”,愿意花钱买下它的海外权益,负责后续的临床试验、海外市场的上市审批和销售,这已不是孤例。这几年,跨国药企纷纷主动来华“寻宝”:默沙东、诺华、辉瑞等巨头都争相掏起了腰包。
和铂医药副总裁刘华:现在跨国公司的研发管线里面三分之一是来自于中国,就是说在今年上半年全球的前十大的资产医药的,管线资产交易里面,七笔是中国生物医药公司,把自己的管线资产出售给了外国药企。
医药行业内有个指标,叫“跨境对外许可交易”(license out):2019年全年,在药谷张江,这个数字还只有30多亿元;而现在,单笔交易金额就可轻松达到这个数字。从20年前,中国生物医药的标签只有原料药、仿制药;到有了自主创新药,但原创成果无人问津,再到跨国药企争相买单,这背后,是源头创新的活力和能力,被不断激发。
三生国健总经理刘彦丽:国家在审批层面时间的缩短,然后包括在政策层面更支持研发类型的企业进一步去投资创新,科创板上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生物科技企业,所以应该是说多种因素,支持整个医药企业蓬勃发展。
翰森制药副总裁陆一峰:(我们)最早做创新药,靶点都是国外制药企业选定的,我们叫fast-follow,就是跟在它们后面,那么现在我们基本上是一些靶点,我们能做到跟全球制药企业能够齐头并进,甚至我们在某些靶点上我们还能够领先,制药行业谁的研发速度越快,它的价值就越大。
有人会问,创新不易,药企为什么要卖自己的原创成果?“卖青苗”会不会太亏了?要知道,生物医药行业内有个“三十”定律:10年,10亿,10%成功率,研发新药是个非常烧钱的活,卖掉一部分权益,马上能拿到一笔首付款,等于是快速回了血,而且后续还会有里程碑收入。再客观来看,海外巨头们上百年运作搭建起的全球销售网络,也的确不是我们短期内能完成的,用他们的渠道和经验,更快让创新药在海外市场上市,也是一种“借船出海”。
和铂医药副总裁刘华:我们是把自己的海外权益授权出去,同时我们大部分的同仁是把自己的国内权益握在自己的手里,所以我们是拿到了资金然后支持我们不断在国内推进我们的临床试验,然后推进我们的研发的管线在国内的生产上市。
翰森制药副总裁陆一峰:我们目前有40多个创新药,70项临床试验现在正在开展过程中,所以它的投入是非常多的,那么通过这种模式可以支撑我们整个管线往前推进,加快我们的研发,我们现在已经在(国内)上市了七大创新药。
我们用“技术换现金”,海外药企用“资本换时间”。这是我们源头创新能力不断被看到、被认可的一个证明;是中国药企走向全球的一个“阶段性突破”。但我们也不能否认,现在的增长,也借了全球产业格局重构的一个东风,比如全球不少重磅药物面临专利到期,跨国药企急需通过引进技术填补管线缺口。而下一步 就是强化我们的全球化临床、销售能力,培育真正的本土跨国企业、完善创新生态、提升定价话语权,真正实现从“技术输出”到“价值主导”的跨越。
编辑: | 沈之颖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