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初期,中共中央为适应抗战需要和广大爱国青年抗日救国的要求,在咸阳市泾阳县创办了一所青年干部学校——安吴战时青年训练班。在那段烽火岁月里,上万名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的爱国青年在此淬炼成长,被誉为“革命青年的熔炉,青运史上的丰碑”。
在安吴青年训练班纪念馆展厅西北角,一本题为《西青救与青训班》的书籍斜靠在展柜中,灯光下显得微微发黄。这本书是1938年8月,时任安吴青训班班主任的冯文彬和副班主任胡乔木等人,全面总结办班十个月来的办学情况和经验出版的一本书籍。这也成为了当时安吴青训班学员学习和训练的指南。
安吴青训班创办于1937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青年部部长冯文彬担任班主任,首期招收150名学员。1938年初,因青训班学员人数增长过快,原云阳镇校址无法容纳,便迁至安吴堡,也就是今天安吴青训班纪念馆的位置。1940年4月,因国民党反动派掀起反共高潮,青训班奉命撤回延安。至此,安吴青训班共举办14期,在两年半的时间里锻造出一大批信念坚定、作风顽强、学有所长的高素质青年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走进安吴青年训练班纪念馆,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近年来,当地先后实施了安吴青训班革命旧址屋面保护、安防、智慧旅游等项目,吸引全国各地党员干部来这里接受红色教育。除了历史资料、图片、文字,纪念馆还开发出“理论+实践”系统课程,让广大学员们在参观展厅和党课理论学习中“触摸红色安吴”,在队列训练、障碍越野等项目中“苦练作战本领”,通过沉浸式教育,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而纪念馆所在的安吴村,搭建起红色教育大课堂,建设红色教育实训基地,通过发展“生态游、乡村游、红色游”,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编辑: | 丁桃 |
责编: | 张艳艳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