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电视大奖·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奖
2024年度参评作品推荐表
参评项目:广播音乐
子项:音乐专题
作品名称 | 从《红旗颂》到《新时代交响曲》 ——记第39届上海之春的红色赓续与传承 | 语种 | 中文 | |||||||||
制作单位 | 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 | 播出单位及 频率/频道 | 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经典音乐广播 | |||||||||
播出日期 | 2024年12月30日 | 播出时间 | 19时00分 | |||||||||
播出栏目 | 《古典音乐时间》 | 初评单位 | 上海市广播电视局 | |||||||||
作品时长 | 29分33秒 | 主创人员 | 李长缨、李欣、潜韵婷 | |||||||||
作品链接和二维码 |
| 发布端/账号/ 媒体名称 | 阿基米德APP | |||||||||
播 数 据 | 新媒体传播平台网址 | 1 | https://m.ajmide.com/m/plugins/template?zid=13875&ajmdShareChannel=8 | |||||||||
2 | https://weixin.qq.com/sph/AzyqHSYCm | |||||||||||
3 | https://mp.weixin.qq.com/s/A0vk5UZ-4rFp8Zwa5TLtsg | |||||||||||
阅读量 | 转发量 | 点赞数 | ||||||||||
收视率 | 电视作品需在此栏填报 | 收视人次 | 电视作品需在此栏填报 | |||||||||
参评 作品 简介 | 音乐专题以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式上演的三部重磅作品——94岁高龄的吕其明全新谱写的钢琴与乐队版《红旗颂》、龚天鹏《新时代交响曲》以及诞生一甲子的芭蕾舞剧《白毛女》为主线,从《红旗颂》《白毛女》两部红色经典的全新演绎到展现新时代、新征程奋斗之志的《新时代交响曲》,从吕其明、孔祥东到龚天鹏三代音乐家的薪火相传,体现红色经典之新时代的创新、赓续与传承之路。节目立意高、视角独特、叙述生动、情感真挚、制作精致,是讲好中国故事、文艺作品为人民的典范之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艺术性、可听性与学术价值, 作者历时多年,跟踪采访了这三部作品的灵魂人物,他们生动的叙述拉出了经典作品一甲子的故事以及在新时代的发展和感召力。最为独特的是首演吕其明钢琴与乐队版《红旗颂》的钢琴家孔祥东边弹钢琴边解读对全新钢琴版《红旗颂》的理解。节目的四个篇章像交响乐四个乐章,情感张力层层递进。 | |||||||||||
推荐 理由 |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0周年。作者策划的“上海之春”全媒体节目围绕经典音乐的文脉与传承展开,传播量超600万,此套专题播出后更是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节目对开幕式上三部作品的内涵和特色的深度挖掘、对艺术家深入的采访、对音乐作品不同主题的选择,都能看出作者的用意和专业功底。节目立意高、制作精、叙述生动、意蕴悠长,是体现时代性、艺术性、可听性与学术性的广播文艺佳作,对新时代中如何赓续传承红色经典具有启示作用。节目最后以《新时代交响曲》清澈的童声收尾,再次点题红色经典的赓续与传承,展现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是相当漂亮的一笔。 | |||||||||||
参评及初评单位签字盖章 | 参评单位领导签字: 初评单位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请加盖单位公章) (请加盖单位公章) | |||||||||||
参评单位 联系人 | 王丽芳 | 电话 | 021-62780163 | 手机 | 13917862684 | |||||||
电子邮箱 | 2268744947@qq.com | |||||||||||
地 址 | 上海市虹桥路1376号广播大厦三楼 | 邮编 | 200051 | |||||||||
序:
【音乐:《红旗颂》转《新时代交响曲》】
吕其明:“我十岁参加革命,我是完全在红旗的照耀下成长起来的;对祖国的热爱,对红旗的热爱,在这一点上,我的感情和广大的群众融合在一道啦,产生共鸣了;一个星期吧,没日没夜,泪水伴我写完了红旗颂。”
孔祥东:“在原有的管弦乐的基础上,加进钢琴特有的气质,来丰富红旗颂已经有的一个形象。”
龚天鹏:“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承载着人民的所思所感,映射着创作者的心灵深处。吕其明先生是我交响乐的领路人。”
辛丽丽:“60年《白毛女》至今,这是上海芭蕾舞团的一个传家宝,我们自己的芭蕾用于创作,用于培养演员。整个是一个海派文化滋养下的海派芭蕾,我们一定演好、传好、保护好这个事。”
孔祥东:“前辈的开拓,后人的跟进,所有的经典,来自于我们对新生事物的认可以及栽培。我坚信,第39届“上海之春”,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可期!”
请欣赏音乐专题:从《红旗颂》到《新时代交响曲》——记第39届“上海之春”的红色赓续与传承
第一篇章:用钢琴奏响《红旗颂》之时代强音
【音乐:2024“上海之春”之吕其明《红旗颂》钢琴与乐队版开篇,孔祥东演奏钢琴】
在2024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式“浦江春潮·启航新程上,94岁高龄的吕其明笔耕不辍,以饱满的激情和对党、对祖国、人民的无比深情和热爱,又为《红旗颂》谱写了一个钢琴与乐队的全新版本,以此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作品由钢琴家孔祥东担任钢琴独奏,指挥家俞峰执棒59年前首演这部作品的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倾情演绎。号角声的“红旗主题”穿过上海交响音乐厅,钢琴以柱式和弦,与弦乐温暖的主题交织,展开起音画的叙事。钢琴宽广的音域,发挥出“乐器之王”极富力度、穿透力和歌唱的属性,为作品增添了厚度与情感浓度。
【音乐:钢琴与乐队版《红旗颂》第一主题】
孔祥东边弹钢琴,边分享对这部全新版本的《红旗颂》的理解:(采访)
孔祥东:“这次的钢琴和乐队版,钢琴是完全根据乐队在走。当《红旗颂》在激昂的时候,感觉是在我们富饶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红旗飘扬的那种漫动感。
我觉得最感人的一段是在这里:(孔祥东钢琴示范),无比的深情,像对着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人民、自己的生命,有多么深的一种热爱,才能涌现出的这个旋律灵感。其实每次弹,我自己都会被感动到,钢琴弹完一遍后,CELLO大提琴进来,跟着一起走,又增加了一份厚度。当我在抒怀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忽然感觉到,哇,身边小伙伴们全部加入进来,这种温暖的程度是在音乐创作当中吕前辈全部考虑到的。在整个原来的管弦乐版已有的色彩和观念中,加进钢琴特有的气质,来丰富红旗颂已经有的一个形象。”
【音乐:孔祥东钢琴独奏示范转钢琴与乐队版《红旗颂》大提琴主题】
孔祥东:“最妙的是,(孔祥东钢琴示范:主题变奏),这一个旋律,他用了多种的性格塑造。如果说一开始是一个宽阔大地的热爱情感的表述的话,这象征了各方人流、各方力量、各方情怀四面八方开始汇集起来,然后呢(钢琴),乐队,我是绿叶,经过各种变奏,就是(钢琴),到后来洪流,全场最大的TUTTI,差不多在9 分钟的时候出现。”
【音乐:音乐继续】
《红旗颂》诞生于1965年第六届“上海之春”,这部融悲壮、喜悦、豪迈和憧憬等诸多情感于一体的作品唤起了几代人的热血奔涌。吕其明深情地回忆道:
吕其明:“没有上海之春,就没有《红旗颂》,没有音乐界老前辈们对我的帮助和指导,也没有《红旗颂》”。
从《红旗颂》诞生之日起,吕其明便不断对其进行着修订,此次钢琴与乐队是他创作的第八个版本。孔祥东首演时,感慨万千地说:“红旗颂,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心愿表白,它是通过音乐来展望未来,激励我们生命前行的一首赞歌。钢琴与乐队版的《红旗颂》无疑能够给到年轻人、钢琴学子们今后有更多的艺术作品去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我每次演奏《红旗颂》就感到无比自豪,这首作品对我来讲,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音乐本身,它呈现出来的爆发力、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令人感佩万分!”
59年过去,《红旗颂》依旧有着强大的艺术生命力,经典永不褪色,常演常新,这是吕其明从心底流淌而出的旋律。
【音乐:钢琴与乐队版《红旗颂》结尾】
第二篇章:“上海之春”之《白毛女》一甲子的传奇
【音乐:芭蕾舞剧白毛女《北风吹》引子长笛转小提琴主题】
2024年是上海芭蕾舞团的芭蕾舞剧《白毛女》诞生一甲子。1964年,上海舞蹈学校将歌剧《白毛女》改编成小型芭蕾舞剧在第五届“上海之春”试演,受到热烈欢迎。《白毛女》是新中国成立后芭蕾民族化的标杆之作,也是一部西方芭蕾艺术与中国民族风格完美结合的红色经典。原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著名舞蹈家辛丽丽初次跳喜儿这一角色时只有14、15岁,辛丽丽说:
辛丽丽:“这舞剧我一个是很崇拜她的,我们复排大概我25岁26岁跳全剧去加拿大巡演的演出,但是我在14岁15岁在舞蹈学校的时候就开始演了,我记得我在毕业的公演的时候还演过《白毛女》,它像家里的一个传家宝,对上海芭蕾舞团来说,它好像是一个给你一种力量的一部传世之作。”
就是这样一部传家宝,从各个方面都兼收并蓄。在舞剧第一代导演胡蓉蓉的编舞中,就大量吸收中国古典舞和民间舞的素材,使芭蕾的舞姿美感融入到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审美情趣和理想中。同时舞剧吸收了戏曲、戏剧、世界各个舞蹈学派的精华,可谓海派舞蹈的代表作:
辛丽丽:“像《白毛女》,她吸取中国的戏曲很多的把子功,比方说红绫腔,比方它的大红枣,比方它的红绸,都是吸取了一个戏曲戏剧,一些跨界艺术的结合,还有在世界上各个学派的门类,比方说有英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等等都有的芭蕾学派,吸纳好的,拿于我们自己的芭蕾,用于创作,用于培养演员,海纳百川。还有整个上海的大都市,它的文化建设,它就是带有一种特别的艺术的一种大文化,整个是一个海派文化滋养下的海派芭蕾。”
【音乐继续】
音乐也是塑造舞剧人物形象的一个关键,在芭蕾舞剧《白毛女》中,作曲家严金萱根据歌剧创作的音乐,张鸿翔、陈本洪的配器,杨永直、孟波的歌词都让舞剧熠熠生辉。
【音乐:芭蕾舞剧白毛女《扎红头绳》板胡选段】
辛丽丽谈起舞剧音乐,眼睛都亮了起来:“音乐也为这个舞剧所用而创作,它那个坏人,板胡(唱旋律)、三弦,包括我们的二胡扎红头绳的,到现在我们这些音乐家,当时的就板胡、短笛,陆春龄老艺术家,我小时候我看到他们特别伟大,我就觉得活灵活现的,特别的旋律、特别的乐器给予人物。所以我说严金萱老师也好,包括每场演出的陈燮阳老师的指挥。包括著名的老艺术家朱逢博老师,我记得我们(白毛女首演)五十年的时候,朱逢博老师坐我旁边,北风那个,一出场的时候,我感觉她眼泪也出来了。”
我们现在听到的就是朱逢博演唱的《北风吹》。
【音乐:芭蕾舞剧白毛女《北风吹》,朱逢博演唱】
芭蕾舞剧《白毛女》第一代演员如今都已经年逾八旬,而00后的第九代演员成为了舞剧的生力军,主创、主演创新的理念,以及一代代年轻的舞蹈力量,都给予了这部舞剧新的生命。
白毛女诞生60年来,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芭蕾外交,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辛丽丽:“像凌桂明老师,他就去过法国、日本,特别是日本,他是带着文化外交、芭蕾外交的身份出去的,还有我们去过加拿大、美国、新加坡、法国、澳大利亚,他们说丽丽,这是你们的芭蕾。我一直说创新、创造,每一代人都要继续下去的,给予上海芭蕾舞团每一时代的作品,每一代演员的表演人才的诞生,它都带着一个使命感,这个使命感延续在每个国家、舞台上。”
一部作品,九代演员、六十载传承,用芭蕾讲好中国故事,《白毛女》必将作为海派经典芭蕾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中华民族精神之光!
第三篇章:《新时代》——谱写新时代之交响篇章
【音乐:第39届上海之春开幕式龚天鹏《新时代交响曲》开篇,俞峰指挥上交、爱乐演奏】
上海之春一直以推新人新作为主旨,在第39届上海之春开幕式上,青年作曲家龚天鹏最新创作的交响合唱《新时代》激情上演!气象万千的《新时代》成为反映时代精神、传递中国声音的佳作。
能与吕其明的红旗颂同台上演,90后作曲家龚天鹏兴奋之情难以言表。龚天鹏:“本届"上海之春"开幕音乐会,选择了我的作品《新时代》交响曲作为下半场的压轴曲目,非常令人惊喜与振奋。尤其是当看到自己的名字与吕其明、陈钢等自小崇拜的前辈大师们的作品同时出现在曲目单中,这是字面意义上的‘让年轻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歌’。”
从接到任务到完成新时代交响曲,龚天鹏总共花了三个月的时间,龚天鹏:“文联和音协想推一部庞大的为两个团、三支合唱团,近乎400人的阵容,标题就叫《新时代》,但时间很紧迫。大框架是四个乐章,宏大的主题,第一乐章是侧重于壮丽的江山,第二乐章谐谑曲,人民日新月异的奋进,年轻人的青春壮志,然后第三乐章国之大者的赤子情怀,第四乐章引发对未来的美丽想象。当时我一听太开心了,太适合交响乐来写了,因为音乐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反倒是这些框架助推灵感。”
龚天鹏运用大乐队编制和人声制造出恢宏的效果,横向舒展的长线条与纵向复调思维交织,展现出史诗般的音响和画面。作品中,最让人动容的一笔是来自第四乐章——憧憬的中板,一个可爱的童声唱起质朴的旋律……
龚天鹏:“头三个乐章由乐队主奏,最后的最后,全部静下来,就保留一架小钢伴,我自己弹,然后童声里一个小孩站起来,很简单地唱童谣一样的歌曲,大音希声,到最后怎样反向的把音乐情绪上升到更高一层的感官和体验,这时候反倒得有一首小歌,它就适合讲故事,一个孩子眼中理解的新时代。”
【音乐:龚天鹏《新时代交响曲》第四乐章,童声演唱‘一条条蔚蓝的河流,一声声豪迈的歌,万紫千红道不尽我可爱的中国。一朝朝青绿的山峦,一幕幕星辰闪烁。一代巨轮,亿万赤子与未来相守。满怀赤忱,满心期许。’】龚天鹏以丰沛的情感用音乐描绘着心中祖国美好的蓝图,清澈的童声合唱与庄严的混声合唱、抒情的女高音领唱与交响乐交相辉映,展现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奋斗之志、创造之力、人民之呼!《新时代的交响曲》已然在第39届“上海之春”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音乐继续,情绪不断上升】
这届“上海之春”既有对历史的深情回望,又融入新时代的声音。龚天鹏动情地说:“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承载着人民的所思所感,映射着创作者的心灵深处。吕其明先生是我交响乐的领路人,他创作的《红旗颂》,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无比自豪,而这也是我现在所追求的。”
孔祥东听了龚天鹏的新作赞叹不已:孔祥东:“龚天鹏汲取了很多音乐的精华,融汇到现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洪流中,所谓的文化自信,是当我们自己对自己的人生有自信,还有就是不断地创作和创新,今天天鹏的新作就是明天‘上海之春’的经典。”
从《红旗颂》、《白毛女》到《新时代交响曲》,“上海之春”诞生的这一部部艺术精品, 奉献给了时代和人民,最后我们用吕其明的话来结束今天的节目:
吕其明:“为人民服务才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所说,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的音乐创作之路始终深深扎根在人民中间,因为只有这样,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源泉。”
【音乐:《红旗颂》转《新时代交响曲》】
广播音乐专题:从红旗颂到新时代交响曲——记第39届“上海之春”的红色赓续与传承就为您播送到这里,采编、制作:李长缨,播音:李欣,监制:潜韵婷,感谢您的收听。
| 编辑: | 张博忺 |
| 责编: | 朱永斌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