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如何直面“变化”为产业精准育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一种名为“微专业”的新型教育模式应运而生。高校可在本科专业目录以外,围绕某一特定领域或前沿方向,整合教学资源,开设相关微专业课程。学生完成学习并通过考核后,可获得相应证书。自去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出台《指导意见》,鼓励高校设立微专业以来,这一模式已初见成效,有效打通了从学业到职业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秋季,华东师范大学新开设的“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微专业正式开班,首批46个名额一经推出便迅速报满,其中近三分之二为重返校园的在职人员。他们中有的希望加深理论基础,有的希望拓展交叉学科视野,以增强未来的个人竞争力。
编辑: | 张蕴昆 |
责编: | 周缇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