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护目镜,令人为难的“必需品”

医聊+

2020-02-03 15:42:32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自去年12月武汉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现以来,截至到1月底,全国已有上万人确诊感染。在面对严峻的疫情时,国家和医务人员都义不容辞地奋战在前线,并且及时向百姓普及相关知识,对控制疫情的蔓延起到相当积极的作用。而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微博、微信等平台也成为了民众获取疫情相关信息的重要渠道。1月22日,一个微博名为“北大呼吸发哥”的用户发表文章,阐述了他的抗病之路。他是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的王广发,在他奋战在疫情一线时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在文章中他将防护的疏漏归于“没有戴护目镜”。


可是比起口罩、酒精等可以在药店买到的常规防护用品,护目镜在普通人生活中几乎难以见到。在目前严峻的疫情期间,护目镜更是想买也买不到。那护目镜是否是普通百姓外出必需品呢?


在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网站上提到,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还未清晰,就相似的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来看,人传人的途径包括以下4中

1.        通过咳嗽、打喷嚏等呼吸道飞沫传播;

2.        触摸或握手等肢体接触传播;

3.        触摸带有病毒的物体或表面,在洗手之前触摸嘴部、鼻子或眼睛等间接传播;

4.        极少情况下,也会通过粪便传播。


普通人在外行走时,飞沫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飞沫是指在病人呼气、喷嚏、咳嗽时经口鼻排出的含有大量病原体的小液滴,大的飞沫可迅速降落到地面,而小的飞沫在空气中短暂停留,局限于病人周围。CDC网站上给出了一个范围——6英尺,大约是1.8米。也就是说,病人排出的飞沫在2米外已经无法对普通人造成威胁。所以在外行走时,除了拥挤的公共场所如车站、学校、临时工棚、医院等除外,飞沫进入眼睛造成感染的机率很小,眼镜也足以抵挡大部分飞沫,大大降低感染几率。而且目前也没有足够证据可以证明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眼结膜导致肺炎,所以普通百姓对于护目镜的需求也不用如此迫切。


    王医生的经历对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敲响了警钟,护目镜对于医务人员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大量的病人集中在医院中,医务人员也需近距离接触病患。但百姓在日常出行中,护目镜并不是必需装备,但应注意保持适当社交距离,更何况也呼吁大家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将更多的资源留给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务人员。

 

 

本文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  郭文毅  刘逸馨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7
内蒙古婚内强奸案开庭 男方律师:婚内不存在强奸
案件聚焦2天前
00:52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第一次综合演练圆满结束
时讯2025/08/10
00:29
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第一次综合演练圆满结束
时讯2025/08/10
16:08
高管遭性侵后整理232页证据 获国内首次工伤认定
叩击2025/08/08
00:08
世运会点火太绝了!火炬手徐露:鼓点心跳同步了
时讯2025/08/08
14:10
遭领导性侵后又被开除 公司女高管实名维权
叩击2025/08/08
00:09
甘肃榆中山洪:救援队伍已搜救3人 转移疏散443人
东方番茄酱2025/08/08
00:07
甘肃榆中县强降雨引发山洪 10人死亡33人失联
时讯2025/08/08
00:07
回应来了!税务部门通报未发现刘晓庆有涉税问题
时讯2025/08/08
00:08
菲总统:若台海“全面战争”爆发 菲将介入
时讯2025/08/08
00:17
女高管出差遭老板性侵 酒店监控曝光!检察官逐帧排查
时讯2025/08/08
00:16
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 最新学前教育政策出台上大班免费啦
时讯2025/08/07
00:36
“亮证女”侯某某最新处理结果 行政拘留5日
上海早晨直播间2025/08/07
00:08
新疆伊犁州昭苏县一景区吊桥桥索断裂致5人遇难
时讯2025/08/07
00:57
“亮证女”被行拘 谁耍横法律就给谁亮红牌
东方快评2025/08/06
01:28
妇产科主任遭“网暴”坠楼身亡?事实须逐一厘清
东方快评2025/08/05
00:08
上海市国资委原主任白廷辉一审被判无期
时讯2025/08/05
00:22
张维为:美国已无能力军事干预台湾问题
这就是中国2025/08/05
02:09
NFC果汁配料表“水”排第一?别再被标签忽悠了
时讯2025/08/03
00:43
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让路 警方通报来了!
时讯2025/08/01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