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艺见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了不起的宝藏·探宝上博③:明代犀角杯

2021-06-01 08:15:57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琳琳

三千多年前的河南安阳,草木畅茂,野生犀牛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下。这是一种古老而庞大的生灵,地球陆地上仅次于大象的大型食草动物。



“自古以来,犀角即被视为珍宝。传统的‘八宝’就包括犀角。”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主任、研究馆员施远介绍,犀角雕刻艺术,充分显示了中国人物尽其用的造物思想和因形造境的艺术创造力。由于犀角材料的特殊性,传世文物存量极其稀少,历来受到收藏界的重视。



犀角雕云涛海兽杯,出自明代中晚期。杯身浮雕祥云海涛。波浪中翻腾各色神兽,杯心雕刻漩涡状,摄人心魄,气象万千。手柄刻为苍虬,探身杯内,神秘莫测。一如大航海时代到来前,大明王朝领风气之先,出征海洋的气魄。



有趣的是,这件犀角雕出现了犀牛本尊,相比真实的犀牛,它更像是一只传说中的独角兽。“那是明代人们想象中的犀牛。唐代以后中国境内的野生犀牛已经绝迹,大家都不知道犀牛长什么样。明清时期犀牛角都是进口的,主要是通过南洋的海运渠道。所以它是一个来自于异域的,跨过了万里波涛之后,来到中国的珍宝。”施远说。



赤壁怀古图,曾经出现在历代文人画中。苍松翠柏,江水湍急。苏轼与黄庭坚、佛印和尚,泛舟江上,畅叙幽情。这一次,它被纤毫毕现地雕刻于犀角器之上。整体布局疏密有致,人物生动传神,松枝芦杆的细节表现尤见功力。杯中游龙若隐若现,涌动着一股神秘气息。

 

周文枢雕赤壁图犀角杯,画意取苏东坡《前赤壁赋》故事,却将前后赤壁赋两者的意境都融合在了这件器物上。杯身一侧崖壁上阴刻行楷铭“仿赵松雪笔前赤壁图 上元周文枢制”。这件晚明犀角器杰作出自十七世纪著名犀工周文枢之手。

 

这件器物无论风格、刀法与款识,均可视为周文枢山水题材作品的典型。“雕刻工匠,模仿了画家的落款方式。”施远说,明末清初犀角雕刻艺术突破了纯粹的工匠的范畴,开始和文人艺术相结合,极大提高了审美品位,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风气。



这批犀角器,是捐赠者仇氏家族历时半个世纪从世界各地收集起来的艺术珍品,曾长期被新加坡亚洲艺术馆借展,在西方学术专著中也多有著录。2015年,瑞士华裔收藏家仇大雄以他和家属的名义,向上海博物馆捐赠明清时期犀角器珍品。他提出由上博专家从他50余件即将拍卖的犀角藏品中任意挑选。最终,这批犀角器中的十件珍品入藏上博。

 

上海博物馆原藏犀角器100余件,在全世界成规模的中国犀角器收藏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次捐赠使上博犀角器的收藏在数量上增加了将近一成。流散海外的文物珍品最终顺利回国,来到上博,成就一段佳话。


 

“心有灵犀一点通”。曾栖息于华夏大地的犀牛,如今只能以文物、诗词等方式留于历史星河中。古人以巧夺天工的犀角雕刻艺术,让它以另一种形态辗转留存于世。这些典藏在博物馆的天工绝品,也是对这一生息繁衍在地球上的古老生灵的纪念。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琳琳 编辑:小真)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了不起的宝藏探宝上博明清犀角器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52
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震撼来袭
时讯3天前
00:54
小男孩手臂卡在地铁扶手之间 民警迅速解救
看呀STV3天前
00:08
美军高官:加沙将不会有美国部队
时讯2025/10/12
01:29
5岁男孩眼睛被戳伤 园长抹猪油致残 240万医疗费谁担?
时讯2025/10/11
00:10
中方回怼西方国家抹黑言论!挨个点名多国劣迹
时讯2025/10/11
00:15
李大霄:做好人买好股!三连忠告不要上杠杆
时讯2025/10/11
00:10
强降雨冲击墨西哥全境 老人把冰箱当救生艇
时讯2025/10/11
00:28
费德勒全家来沪,喊你推荐吃大闸蟹的地方!
看呀STV2025/10/11
00:09
“台独”自制潜艇翻车!国防部:完全是自不量力
时讯2025/10/10
00:09
加沙停火协议达成 含以军撤军等四大核心内容
子午观潮2025/10/09
00:10
飞机上看儿童色情影像 日本足协高官在巴黎被捕
时讯2025/10/09
02:14
上海长假共接待游客2548.5万人次 同比增19.74%
时讯2025/10/08
00:28
上海一小车直接冲向警车!民警:我肯定要闯红灯…
新闻坊2025/10/08
00:08
一小时内4架 胡塞武装向以色列发动无人机袭击
时讯2025/10/08
02:01
东方秋晚上演人机同奏开启一场跨越时空音乐之旅
时讯2025/10/06
00:09
27岁女子因身材焦虑8年只吃水果 死前体重仅44斤
时讯2025/10/06
00:08
台湾长荣航空同一天两起意外!一架因风复飞机尾触地
时讯2025/10/06
00:16
俄媒驻华记者阿丽娜用这首古诗向中国人民送中秋祝福
时讯2025/10/06
00:14
“我儿子是马克龙” 95后非遗传承人圈粉总统母亲
一眼看天下2025/10/02
03:42
老颜们的国庆
时讯2025/10/02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