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示威者遭“清算” 美式“双标”戳破了什么?

子午观潮

2021-01-10 21:45:01 王浩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

据《华尔街日报》1月9日报道,美国联邦检察官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办公室对亚当·约翰逊、雅各布·安东尼·钱斯利提起诉讼,指控他们非法闯入国会大厦及扰乱秩序等多项不法行为。



6日的骚乱发生后,这两人在社交媒体上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前者在众目睽睽之下,搬走了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的讲台,而后者当天戴着一顶装有牛角的皮帽,手持系有国旗的长矛。


对于发生在华盛顿的暴力示威活动,美方不少政客和媒体给予严厉谴责。但是,曾几何时,他们对香港“黑暴”分子严重践踏法治并已具有恐怖主义性质的暴行却赞赏有加,甚至有人称其为“靓丽风景线”,将暴徒美化成“民主英雄”。



7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美方一些人对2019年香港发生的事情和今天在美国正在发生的事情的反应和用词截然不同,这种鲜明的对比及其背后的原因是令人深思的,值得大家进行严肃和深刻反思。


美国精英的“双标”与伪善


实际上,美国政客和主流媒体的“双标”行为在整个2020年应对新冠疫情问题上早已展现得淋漓尽致。众所周知,在疫情暴发初期,部分美国政客和媒体即对中国的抗疫行动指手画脚、极尽抹黑之能事,甚至用种族主义眼光看待中国的疫情,妄称新冠病毒“是东亚的专利”。


然而随着中国抗疫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美国国内疫情逐步失控,特朗普政府和美国主流媒体又开始不遗余力地甩锅责任给中国,妄称中国要为疫情的扩散负责。从抹黑到甩锅,美国政客和媒体精英的“双标”行为不仅对自身抗疫造成了极为消极的影响,而且也明显削弱了美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可谓“损人不利己”。



视线转回到近来美国国内的骚乱事件,我们不难发现同样的“双标”戏码再次在美国政客和精英群体中上演。例如,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一方面指责冲击国会山的示威人群是“暴徒”,另一方面却忘了自己不久前还“称赞”冲击香港立法会的暴乱分子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更有甚者,英国主流媒体BBC竟然用“双标”来替“双标”辩护,力图“证明”美国和香港暴力事件的不同,结论是“美国的暴徒才是暴徒”。面对这一荒谬可笑的逻辑,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特区前任长官梁振英有力回击了BBC的谬论,揭示出西方主流媒体的“双标”本质。


美式“双标”暴露了什么?


美国政客和西方主流媒体的上述一系列“双标”行为,不仅使美国从所谓“灯塔国”沦落为“伪善国”,更重要的是暴露出其内政外交领域的三大问题,这些问题无一例外地对美国自身造成了不利影响。


首先,美国的“双标”行为撕破了其充斥着价值观优越感的道德外衣,显著削弱了其国际领导力。一直以来,以价值观优越感为代表的软实力成为美国霸权地位的重要象征。然而从疫情应对到国内骚乱,美国一再标榜并引以为傲的自由民主价值观开始备受质疑,特别是民主和自由在当下的美国已经越来越等同于暴力、极化和冲突。长此以往,美国的国际领导力及其价值观吸引力必将大打折扣。



其次,美国“双标”行为所反映出的傲慢与偏见进一步加深了其国内治理困境。从抗疫失败到骚乱频发,一系列政治、社会问题反复表明当前的美国存在诸多深层次国内治理矛盾,需要政治精英进行认真反思和应对。然而美国政客和媒体面对问题的态度却是采用“双标”的办法转嫁矛盾、甩锅他国和国际社会,这本质上是一种无视问题严峻性的傲慢心理和无能进行变革的逃避心态,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加剧其国内治理困境。


最后,美国的“双标”行为使其民主体制再也无法成为政治社会矛盾的遮羞布。一直以来,美国惯用意识形态伎俩对他国进行攻击和渗透,利用他国出现的政治社会问题大做文章,将其同民主与否挂钩。然而近年来美国自身出现的一系列深层弊病使民主体制越来越无法作为其掩盖政治社会矛盾的遮羞布。


随着疫情扩散和暴乱蔓延,美国的“双标”行为进一步暴露出其民主的伪善,同时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民主体制在当下美国政治极化和社会分裂的背景下,不仅难以作为医治社会创伤的良药,反而成了加剧社会矛盾的毒药。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赵歆 郝苗苗)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国会山双标佩洛西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49
意大利70岁老人装瞎53年 骗取800多万补助
时讯2天前
01:00
直击世界中国学大会 变局中读懂中国与世界
这就是中国3天前
05:18
恐怖雕塑引争议 艺术表达与公众审美边界在哪
新闻放大镜2025/10/14
00:08
美防长抨击肥胖后这照片火了!网友P图吐槽
时讯2025/10/14
00:52
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震撼来袭
时讯2025/10/13
00:54
小男孩手臂卡在地铁扶手之间 民警迅速解救
看呀STV2025/10/13
01:56
上海书展旧书市集升级开启 开启书本和建筑“双重阅读”
时讯2025/10/12
00:08
美军高官:加沙将不会有美国部队
时讯2025/10/12
01:29
5岁男孩眼睛被戳伤 园长抹猪油致残 240万医疗费谁担?
时讯2025/10/11
00:10
中方回怼西方国家抹黑言论!挨个点名多国劣迹
时讯2025/10/11
00:15
李大霄:做好人买好股!三连忠告不要上杠杆
时讯2025/10/11
00:10
强降雨冲击墨西哥全境 老人把冰箱当救生艇
时讯2025/10/11
00:32
稀土管控再升级 中国到底在防范什么?
子午观潮2025/10/11
00:28
费德勒全家来沪,喊你推荐吃大闸蟹的地方!
看呀STV2025/10/11
00:09
“台独”自制潜艇翻车!国防部:完全是自不量力
时讯2025/10/10
04:01
百年守护:重磅书画!文物“游子”时隔多年聚首
中国考古报道2025/10/10
00:09
加沙停火协议达成 含以军撤军等四大核心内容
子午观潮2025/10/09
00:10
飞机上看儿童色情影像 日本足协高官在巴黎被捕
时讯2025/10/09
00:28
上海一小车直接冲向警车!民警:我肯定要闯红灯…
新闻坊2025/10/08
00:16
俄媒驻华记者阿丽娜用这首古诗向中国人民送中秋祝福
时讯2025/10/06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