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国花"评选让网友吵翻了天!花协回应:尚未官宣

时讯

2019-07-18 10:23:50 北京青年报

你心目中的国花是什么?7月15日,中国花卉协会发起投票,面向大众征集意见——是否同意推荐牡丹为我国国花。很快,投票引发众多关注。许多网友表示,看到该投票才意识到,原来牡丹竟然不是我国国花?也有不少网友提名梅花、菊花等,甚至建议一国两花、一国多花以更全面反映我国传统文化、民族性格。



事实上,我国国花之争由来已久,主要集中在牡丹与梅花两个传统名花之间。除了审美不同、地理差异等因素外,人们不同的喜好背后往往还关系着各地经济的发展。


花卉协会发起投票

是否赞成牡丹为国花?


7月15日,中国花卉协会发起了一项名为“我心目中的国花”的投票活动。活动介绍称,国花是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中国花卉协会介绍,经组织专家研究讨论,我国应确定“一个国花”,确定我国国花的基本条件是:一是起源中国,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品种资源丰富;二是花姿、花色美丽大气,能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性格特征;三是文化底蕴深厚,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四是用途广泛,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在综合各方意见后,推荐牡丹为我国国花。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虽然投票名为“我心目中的国花”,但其实只有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否赞成牡丹为国花?”如果不赞成,则可以选择梅花、菊花、兰花、月季、杜鹃、茶花、荷花、桂花、水仙等花名进行提交。


该投票一经上线很快引发热议。大部分网友对此次投票的第一反应是惊讶:“什么?原来牡丹竟然还不是我国国花吗?”


牡丹与梅花成竞争者

网友提议“一国两花”


一开始的惊讶过后,网上关于此次投票的评论渐渐变成了各种花卉爱好者的表白现场。


喜欢牡丹的人对此当然是大力支持,在他们看来,牡丹“国色天香”,且作为国花由来已久,此次当选是实至名归。但也有其他花卉的热爱者认为,我国幅员辽阔,仅用一种花代表全国特色可能不能顾及所有人,因此纷纷提名菊花、兰花、荷花等传统名花。其中,喜欢梅花者最多,其爱好者提出,梅花冰清玉洁,一身傲骨,更符合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为此,不少网友还提出,希望可以一国两花,将牡丹、梅花双双选定为国花。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相关讨论其实已经持续多年。根据媒体报道,最早出现此类争议,主要是由于牡丹和梅花历史上都曾作为国花。其中牡丹早在隋唐时期就被称为“万花之王”,清朝亦敕定牡丹为国花;而梅花则于民国时期被政府确定为国花。


200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名花研究室主任陈俊愉教授带头起草了《关于尽早确定梅花、牡丹为我国国花的倡议书》,到2007年春天,该倡议书上的署名院士已经达到104位。不过,该倡议书也未能获得所有人的支持。其反对者之一、西北大学教授李继瓒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国花作为国家代表,理应是唯一的。他强调,国际上也有一些国家存在“双国花”的情况,但基本都是因为官方认定与民间共识不一致。


国花投票仅为民意调查

方案将上报国务院相关部门

  

在争论声中,中国花卉协会17日下午作出回应。据中国花卉协会工作人员介绍,之所以上线该投票只是为了做民意调查,并不是直接确定国花。下一步还将综合各方意见,将方案上报国务院相关部门,并提请全国人大审议。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经常有全国人大代表就国花的选定提交建议。2018年,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博物馆名誉馆长王绣曾就尽快确定牡丹为国花提出建议。在2007年,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园林局总工程师李蕾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中国可以一国两花,既有牡丹也有梅花。


有分析认为,大家之所以对国花选择有分歧,一方面与两种花卉的分布区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两种花卉不同的气质有关。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之所以国花之争持续如此之久还没有达成共识,与国花确定后可能对产地花卉产业带来的影响有很大关系,“无论最终确定国花是牡丹还是梅花,都会成为产地经济发展的助力。”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花卉协会牡丹国花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7
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绳索断裂 已致7死9失联
时讯2天前
00:14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雪域高原也有阅兵式
时讯3天前
00:09
王毅刚结束对印度访问!中方官宣!
时讯2025/08/20
00:09
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总书记抵达拉萨
时讯2025/08/20
00:21
哪些外国领导人将参加九三阅兵?外交部回应
蓝厅之声2025/08/20
01:22
三年来首访印度 王毅倡导中印关系健康 稳定发展
环球交叉点2025/08/20
00:39
个人养老金领取新规来了 9月1日起新增3种情况
时讯2025/08/19
02:44
医学奇迹!上海医生成功救治罕见“身首离断”患者
东方新闻眼2025/08/19
00:09
已抵达美国 泽连斯基喊话特朗普:不能重蹈覆辙
时讯2025/08/18
00:11
一审宣判!廉江残杀邻居3人精神分裂症凶手死刑
时讯2025/08/18
00:12
廉江一家三口被杀案一审宣判:死刑立即执行
案件聚焦2025/08/18
00:08
廉江案受害者丈夫:小儿子睡梦中侥幸逃过一劫
案件聚焦2025/08/18
00:07
多名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 外交部:严正交涉!
时讯2025/08/16
00:54
“亮证”事件最新后续:6名公职人员被追责
时讯2025/08/16
00:53
锦江乐园改造更新方案公示 摩天轮将归来
看呀STV2025/08/16
00:09
官方通报“亮证女司机”处理后续 多人被问责追责
时讯2025/08/16
00:08
特朗普称将筹备俄乌会晤 能否达成协议取决于乌克兰
看现场2025/08/16
00:07
原北京军区司令员李新良将军因病逝世 享年89岁
时讯2025/08/14
00:15
“性行为同意”成争议焦点 律师推荐男性做到3点
案件聚焦2025/08/12
00:07
内蒙古婚内强奸案开庭 男方律师:婚内不存在强奸
案件聚焦2025/08/12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