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务新时空】南海来了一群猪:驻留菲律宾的A-10攻击机
2016-04-29 17:46:03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杜文龙:2016年的2月,在美国和保加利亚空军进行的代号“色雷斯盾16”的演练行动中,美国空军的A-10攻击机首度现身中欧,2个月后,绰号“犹猪”A-10“闪电”攻击机在亚太平衡的斜风中,驻留南海东边的菲律宾克拉克空军基地,风来了,猪真的飞了起来。在同时进行的亚太再平衡和欧洲再平衡中,“犹猪”带有浓重腥膻味的五花肉,居然成了战略砝码。 丑陋皮球:A-10不仅是美国费尔柴尔德公司设计研制生产的单座双发攻击机,也是史上最难看的飞机,外形酷似大头朝前的胡萝卜嵌上了两根木板,法国达索公司老总老马塞尔曾经说:“好看的飞机一定是好飞机”,言外之意就难看的A-10一定是破飞机。1975年10月首批A-10飞机被分派到了亚利桑那州的空军基地,但美国空军不欢迎“疣猪”的到来,飞行员喜欢F-15、F-16一样的高速、高机动的目标,这样的飞鹰才符合自己的性格特征,加之A-10无论是外观、性能都非科技的顶尖之作,美国空军甚至打算把临时的对地火力支援的任务和直升机一起交给陆军,直接与眼镜蛇和阿帕奇为伍,活不干,鹰也不受。服役几年后,美国空军多次试图把A-10攻击机从武器名录中删除。空军认为,这种飞机无法在争夺激烈的空域生存,A-10“疣猪”成了令人沮丧的皮球,在美国陆军、空军和美国国会之间被踢来踢去。从此,A-10贴上了失败产品的卑劣标签。数年后,空军提议把A-10作为国际援助飞机送人,但丑陋的外形,让主人赠送时略显不堪,总有一种拿不出手,对不住受赠者的愧疚。 一战成名:1991年海湾战争中,A-10在中东沙漠中刷到了自己的存在感,战争中共击毁约2900辆坦克在内的活动目标和1200个地面目标,成为这场战争中出勤率最高的战机,妥善率高达95.7%,战争期间90%的AGM-65小牛导弹都由A-10发射,将被打入冷宫的A-10飞机重新得到了认可。A-10也完成了由猪到鹰的转型,实现了由弃子到亲子的变幻。作战半径是直升机的2倍,飞行速度是直升机的3倍,载弹量是直升机的5倍,2、3、5这三个数字,足以让A-10凭借经典的“鲨鱼嘴”机头涂装,重新奠定在空军中骄傲的位置。 皮实耐用:A-10主要武器是一门7管30mm7加特林式机炮,可发射贫铀穿甲弹,机身有11个外挂点,最大载弹达到了7258kg,比俄罗斯著名的苏-25载弹量要大得多。A-10高度注重生存能力,座舱周围由12.7~38毫米厚的钛合金装甲保护,总重达到了550公斤,机腹最厚的钛合金装甲高达50毫米,装甲总重高达1,315千克,可以抵挡23毫米穿甲弹的直接命中。在2003年4月7号,在巴格达上空,由女飞行员坎贝尔驾驶的A-10被一枚单兵防空导弹击中尾部,在液压系统和一台发动机损毁,尾翼操纵面失效情况下。坎贝尔不仅保住性命,还有惊无险地成功返航,难怪海湾战争中,仅有4架A-10因超过规定高度被击落,3架重伤后仍能,全身而退。 A-10的到来,一是威慑、二是壮胆,三是推销,在经济下滑、军备驰废的情况下,陈年老猪的腊肉味道也足够芬芳,但风来了,猪能飞翔,但风停了,猪必摔死,从活猪通向死猪的那扇小门会以秒开的速度奔向秒杀。(看看新闻网记者:周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