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空间站

梦天实验舱,又称为梦天舱,是中国空间站“天宫”的组成部分。梦天实验舱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配置了流体物理、材料科学等多学科方向的实验柜,支持开展重力掩盖下的材料凝固机理等物质本质规律研究以及超冷原子物理等前沿实验研究。

航天员出舱

  •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完成第三次出舱全部任务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7日16时50分,经过约5.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陈冬、航天员蔡旭哲已安全返回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出舱活动期间,首先完成了天和核心舱与问天实验舱舱间连接装置、天和核心舱与梦

天舟任务

  • 天舟四号受控再入大气层任务顺利完成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已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5日7时21分受控再入大气层。飞船绝大部分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少量残骸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于2022年5月10日发射入轨,为空间站送去约6吨物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撤离空间站组合体后,还开展了相关

  • 包裹发往太空前,长啥样?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并顺利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3日14时18分,成功开启天舟五号货物舱舱门,在完成环境检测等准备工作后,于15时03分顺利进入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货物转运等相关工作。天舟五号上

  • 天舟五号搭载我国首台空间应用燃料电池升空

    天舟五号是我国第5艘货运飞船。此次任务也是天舟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组成的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第4次应用性飞行。和前几艘货运飞船相比,这一次的货运飞船都有哪些新变化?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为全密封货运飞船,是世界现役货物运输能力最大、在轨支持能力最全面的货运飞船。此次上行物资约6.7吨,是天舟货运飞船

交会对接

  •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进入梦天实验舱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日15时12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梦天实验舱。后续,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内先后迎接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访问,届时神舟十四号、十五号两个乘组将完成中国航天史上首次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

  • 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日9时32分,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转位期间,梦天实验舱先完成相关状态设置,再与空间站组合体分离,之后采用平面转位方式经约一小时完成转位,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侧向端口再次对接。今天下午,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将进入梦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转位完成标志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

  • 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今天将实施转位

    11月1日,梦天实验舱与空间站组合体实施交会对接后,中国空间站形成了新的三舱偏T字形的组合体。按计划今天(11月3日)梦天实验舱将实施转位,从目前处于核心舱节点舱前向对接口的位置,转位到节点舱侧向的停泊口,之后航天员将会进入梦天实验舱。转位前,空间站组合体还需调整姿态至核心舱轴线垂直对地,这一姿态可

梦天发射

  • 梦天成功发射!天空飘来一个字:6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8分钟后,梦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梦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第三个舱段,也是第二个科学实验舱,由工作舱、载

  • 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8分钟后,梦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梦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第三个舱段,也是第二个科学实验舱,由工作舱、载

  • “零窗口”发射 梦天实验舱发射升空

    搭载着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10月31日下午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编辑:杨诗劼)

认识梦天实验舱

  • 梦天转位:起得柔、转得稳、停得准、对得顺

    转位,是完成空间站建造的重要一步。通过转位,可以像搭积木一样,将空间站组装起来。综合对比此前国际上各类转位方案后,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了“平面式转位方案”。这种方式,实验舱质心运动轨迹处在一个平面,对空间站组合体姿态扰动比较小,更易于空间站姿态控制。整个过程,要确保起得柔、转得稳、停得准、

  • 梦天实验舱:四舱构成 应用支持能力更强

    梦天实验舱是问天实验舱的孪生兄弟。梦天实验舱长度17.88米,大概六层楼房的高度,直径达到4.2米,重约23吨。梦天实验舱,由工作舱、货物气闸舱、载荷舱、资源舱四部分构成。资源舱为整个实验舱提供能源、动力等支持,是高性能发电机与配电器,载有柔性太阳翼,采用二次打开技术,整翼展长度达到55米,厚度0.

  • 梦天实验舱:13个实验柜、37个舱外载荷安装工位

    梦天实验舱工作舱配置了13个标准载荷机柜,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是名副其实的太空实验室。其中,流体物理实验柜,主要用于流体力学研究。燃烧科学实验柜,有气体燃料、液体燃料和固体燃料三种实验插件。高温材料科学实验柜的高温炉模块,可以通过最高温度分别为1200摄氏度和1600摄氏度,两种实验条件。在轨维

了解中国空间站

  • 天宫空间站一期最大构型有多大?来看具体数据

    神舟十五号入轨后之后,将于天和核心舱的前向对接口对接,从而组成天宫空间站一期的最大构型。到底有多大呢?我们来看下具体数据。我们先沿着轴向来看。天和核心舱最大直径4.2米、长度16.6米。再加上天舟货运飞船10.6米的长度和神舟载人飞船约9米的长度。轴线长度超过36米。两个实验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

  • 天宫空间站:三舱三船 组成最大构型

    神舟十五号入轨后之后,将与天和核心舱的前向对接口对接,从而组成天宫空间站一期的最大构型。到底有多大呢?我们来看下具体数据。我们先沿着轴向来看。天和核心舱最大直径4.2米、长度16.6米。再加上天舟货运飞船10.6米的长度和神舟载人飞船约9米的长度。轴线长度超过36米。两个实验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

  • 天宫空间站:三舱高度融合 将实现1+1+1=1

    在系统工程层面,天宫空间站以核心舱为中心,对空间站三舱、载人飞船、货运飞船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从而实现所有航天器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概念。也就是一个航天器加另外一个航天器,还等于一个高度融合的新的航天器。具体来说,天和核心舱负责空间站平台的统一管理和控制,并作为目标飞行器支持来访飞行器交会对接、转位

“天宫”特点解析

  • 天宫空间站:着眼长远 未来扩展空间大

    天宫空间站在方案设计阶段就对未来的扩展方案进行了统筹考虑。在现有三舱构型基础上,预留了机、电、热等扩展接口,具备扩展对接3个新舱段,形成约180吨六舱组合体的扩展能力。此外,天和核心舱在大柱段舱外预留1个大型载荷挂点的接口,支持在轨安装大型载荷。问天实验舱舱外预留了1个扩展暴露载荷平台接口和1个大型

  • 天宫空间站:以人为本航天员工作生活安全高效

    天宫空间站充分利用系统重构和冗余设计,按照“一次故障工作,二次故障安全”的原则,确保航天员在轨安全。在天和核心舱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空间站控制管理功能将转移至问天实验舱。在天和核心舱出现失火、失压等情况下,航天员可在问天实验舱长时间等待地面故障处置和救援。在航天员出舱活动安全性方面,天宫空间站除问天实

  • 天宫空间站:规模适度 费效比高

    发电效能方面。天宫空间站的单位质量功率密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每吨0.41千瓦,超过了国际空间站每吨0.26千瓦的指标。应用支持能力上。天宫空间站安装实验机柜25个,国际空间站装实验机柜31个。天宫空间站以约国际空间站1/6的重量,提供了约4/5的实验机柜数量,体现了很高应用支持效率。同时,天宫具有

神舟十四号出征太空

  • 回顾神十四第二次出舱全过程 模拟舱外救援验证

    “天地共筑一个家,你我共赴一个梦”,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回顾第二次出舱全过程,看航天员在轨上演模拟舱外救援验证等任务,上演太空牵手。请查收太空中熠熠生辉的中国之星!(看看新闻Knews记者:敖德芳 符雅 王则斌 通讯员:刘泽康 视频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编辑:老徐)

  • 神舟十四号乘组两名航天员已成功出舱

    北京时间2022年9月17日13时35分,航天员蔡旭哲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舱门。至15时33分,航天员蔡旭哲、航天员陈冬先后成功出舱。目前,两名出舱航天员已完成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作台等工作,后续将在小机械臂的支持下,相互配合开展舱外助力手柄安装、载荷回路扩展泵组安装、舱外救援验证等作业。航

  • 神舟十四号乘组今日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

    北京时间2022年9月17日13时35分,航天员蔡旭哲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舱门。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官方微博16日消息,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自2022年9月2日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以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先后完成了出舱活动恢复、机械臂测试与操作、第二次出舱活

问天实验舱任务

  • 太空育种不是梦!问天实验舱上的水稻发芽了

    问天实验舱发射满月,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亲手种下的拟南芥、水稻种子已经发芽,生长状态良好。我国有望在国际上首次完成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的培养实验,太空育种不是梦!(看看新闻Knews记者:龚海韵 实习编辑:高佳雯)

  • 问天实验舱气闸舱首次亮相!

    问天实验舱发射入轨近一个月,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目前已经完成了在轨科学实验机柜解锁与安装、问天舱内生活区设置等工作。此外,航天员的出舱主通道——问天实验舱气闸舱也首次亮相。让我们一起来看航天员们的在问天舱内工作的精彩画面。(看看新闻Knews记者:敖德芳 符雅 王则斌 通讯员:刘泽康 视频来源:中国

  • 问天实验舱小机械臂顺利完成在轨测试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8月3日发布问天实验舱舱外小机械臂在轨测试画面,在地面人员的支持下,小机械臂成功完成了一系列在轨功能、性能测试,各项指标均表现优异,达到了预期效果。作为空间站明星部件之一,相比于核心舱配备的大机械臂,气闸舱配备的小机械臂更加精巧,其位置精度优于大臂的5倍,姿态精度优于大臂的2倍

太空生活十万个为什么

  • 航天员在空间站里都吃啥?

    航天员在空间站里,都吃啥?航天员做太空吃播,不止一次两次了。平时,主食、畜肉、禽肉、蔬菜、水果、饮料、调味品,有100多种,保证一周不重样。比如,鱼香肉丝、粽子糍粑、炒面、酸奶、苹果,应有尽有。春节还有饺子,猪肉白菜馅儿、鲅鱼馅儿、黄花菜馅儿。而且有食品盲盒,航天员也许会有惊喜。太空吃东西可是有讲究

  • 航天员在太空生病了怎么办?

    航天员生病了该怎么办?别担心,有一套应对流程。平时,天地之间每天有一次医学询问通话,每周有一次健康评估,每月有一次综合评定。如果真的生病了,空间站有23项在轨医学处置程序。选出89种可能发生的病症,纳入空间站工程航天员疾病谱。空间站里还有"太空针灸"设备。航天员在地面也接受过医学相关培训,小毛病自己

  • 航天员在空间站怎么锻炼?

    航天员在空间站怎么锻炼?航天员个个都是居家健身大神,方法多多!可以跑步!用束缚带,模拟重力,航天员就可以凌波微步!王亚平边跑步边刷剧,像不像健身房里的你?有拉力器!外形类似日常健身用的弹力带。拉力器能增加动作阻力,有利于锻炼肌肉力量。横拉!竖拉!斜拉!练上肢、还能练下肢,聂海胜开发了新姿势!能骑自行

亲,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给微信的小伙伴们!

打开微信,点击界面右上角魔术棒,选择"扫一扫"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选择"扫一扫"(5.0以上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