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邀请函|预告|科学防治 拒绝“肝”扰

未来邀请函|预告|科学防治 拒绝“肝”扰

 乙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在我国是一种高发的传染性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危害十分巨大。然而,人类与乙肝病毒战斗了半个多世纪,却仍然无法攻克这个世界级难题。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未来邀请函》请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 闻玉梅;医学病毒学和肝炎肝病专家、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袁正宏 和大家一起共同关

未来邀请函 03/17
  • 《未来邀请函》演播室闪亮变装

    《未来邀请函》演播室闪亮变装

     《未来邀请函》节目迎来改版。新演播室智能、酷炫,科技感十足。欲一睹芳容,敬请收看3月11日东方卫视12点30分,新闻综合17点播出的《未来邀请函》

    未来邀请函 03/10
  • 科学家说|为何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科学家说|为何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一粒小小的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粒小小的种子连着国家粮食安全,关系老百姓的饭碗。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种子问题,多次做出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强调要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种子也被喻为“农业的芯片”。

    未来邀请函 03/08
  • 科学家说|超跑外形仅仅是好看?

    科学家说|超跑外形仅仅是好看?

     在不少惊险刺激的动作电影中,超级跑车总能成为一个夺人眼球的元素。而它们之所以可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无疑和优美酷炫的外形息息相关。而事实上,超级跑车精雕细琢的每一处车身细节,都是工程师将空气动力学原理运用到极致的结果。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3月4日东方卫视12点30分、新闻综合频道17点播出的《

    未来邀请函 03/03
  • 科学家说|全球首款经支气管治疗肺癌柔性冷刀

    科学家说|全球首款经支气管治疗肺癌柔性冷刀

    肺癌,是癌症中致死率最高的一种癌症。2022年,中国研发出了全球首款经支气管周围型肺癌冷冻消融产品-一次性柔性冷冻消融针“红袖刀”。这把刀成为了医生手中对抗肺癌的利刃。那么“红袖刀”是什么?它在肺癌手术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本期《科技自立自强》奋进篇,就将聚焦科技创新如何助力癌症治疗。精彩内容敬请关注2

    未来邀请函 02/24
  • 科学家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科学家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种优则粮丰,粮安则民安,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而捍卫种子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农业生产和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因此必须集中力量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那么我们运用了哪些科技手段打响“种子保卫战”?本期播出的《未来邀请函》,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院长薛红

    未来邀请函 02/10
  • 科学家说|“夸父一号”发射时间有什么讲究?

    科学家说|“夸父一号”发射时间有什么讲究?

     “夸父一号”本名是“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是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它的成功发射,实现了我国天基太阳探测卫星跨越式突破。那么,“夸父一号”的科学任务是什么?为什么选择在2022年10月发射呢?我们来听听“夸父一号”卫星总设计师诸成;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林宝军的解答。

    未来邀请函 02/10
  • 未来邀请函丨年度特别策划:科技自立自强系列

    未来邀请函丨年度特别策划:科技自立自强系列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纳入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那么,如何加快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未来邀请函》2023年2月4日起特别推出《科技自立自强》系列,集中呈现重大创新成果,深度揭示科技自立自强的实现路径。

    未来邀请函 02/03
  • 科学家说|历久弥新的现代针灸

    科学家说|历久弥新的现代针灸

     采用针刺麻醉来进行外科手术,是中国现代医学史上最具原创性的医学研究领域之一,它将古老的中医针灸与现代的麻醉技术在外科领域进行完美的结合,既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同时也推动了针灸走向世界,提高了中医学的国际影响力。从受到质疑到走向世界,从濒临失传到发扬光大,针刺麻醉究竟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未来邀请函 01/20
  • 科学家说|科技赋能百年建筑修缮

    科学家说|科技赋能百年建筑修缮

     老建筑是城市记忆的物质留存,也是城市内涵和特色的重要标志。在上海市中心延安高架路旁,一幢显眼的法国古典主义风格的白色建筑历经98年的时光洗礼。那便是人们熟知的中福会少年宫大理石大厦。2022年9月,经过修缮的它重现了往日风采。在此次修缮工程中运用了哪些高科技?我们又可以从这些历史保护建筑

    未来邀请函 01/13
  • 科学家说|合成生物技术如何重塑未来产业?

    科学家说|合成生物技术如何重塑未来产业?

     未来我们的食物可以不用再通过种地获得,直接在工厂的培养箱中就能制造出来,我们的燃料也可以不用再通过自然开采,直接在工厂的反应器中就能合成出来。类似这样的情景原先只能存在于科幻电影当中,但是合成生物技术却让这样的生产方式变成了可能。那么合成生物技术是如何发挥出强大功能的?它又将如何引领生产

    未来邀请函 01/11
  • 科学家说|科技加持使城市不再“看海”

    科学家说|科技加持使城市不再“看海”

     2022年我国有超过62%的大中型城市,发生过城市内涝。“城市看海”为何总是频频出现?我们又有什么科技手段来解决这一难题呢?2021年,上海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和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科研院所联合研发的“超大型城市极端暴雨内涝预报预警及决策支持关键技术”荣获2020年度上海市科技进

    未来邀请函 01/05
  • 科学家说|“四个面向”要求有何实际意义?

    科学家说|“四个面向”要求有何实际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对科技创新进行了顶层设计,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方向,谋划、部署和推动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使我国的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不断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那么,在科研一线,“四个面向

    未来邀请函 2022/12/28
  • 科学家说|一大会址修缮前做了哪些前期工作

    科学家说|一大会址修缮前做了哪些前期工作

     一百年前,在上海的望志路,也就是现在的兴业路76号,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一百年后,在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中共一大会址,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石库门建筑,历经4个月,100多个日夜的精心修缮,再度焕发新生。那么红色建筑的修缮

    未来邀请函 2022/12/22
  • 科学家说|淡水凭空造 沙漠变绿洲

    科学家说|淡水凭空造 沙漠变绿洲

     我们的地球虽然是一颗被大量水所覆盖的蓝色星球,但是海洋却占地球总水量的97%、可以饮用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1%,所以淡水资源弥足珍贵。那么究竟有哪些前沿科技可以帮助我们化解水资源短缺的难题?从空气中获取水源能否成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又面临哪些技术挑战呢?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收看东方卫视12月1

    未来邀请函 2022/12/19
  • 科学家说|科技加持消防 “蓝朋友”如虎添翼

    科学家说|科技加持消防 “蓝朋友”如虎添翼

     在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百姓安居乐业的事业中,消防救援队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那么,近几年,随着科技不断地进步,各灾种的救援装备也在不断升级。它们是如何为“蓝朋友”的每次任务保驾护航的呢?精彩内容,敬请收看12月10日东方卫视12点30分、新闻综合频道17点播出的《未来邀请函》。

    未来邀请函 2022/12/09
上拉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