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进博会、助力进博会,上海统一战线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华人华侨、侨商侨企在进博会展示商品、洽谈贸易、寻求合作;宣介会、圆桌会、高层论坛,海外华裔青年企业家与上海民营青年企业家、侨团代表和专业人士对话交流、共话未来。“相聚上海 共创未来”全球宣介会暨2025华裔青年企业家圆桌会、“侨连五洲·沪上进博 ”进博会官方配套现场活动精彩纷呈。
今天,小舟请进林海岩、臧璐、王佳琨、陈子仪等4位参与活动的海外华裔青年企业家,和他们聊聊对进博、对上海的感受→
林海岩
毛里求斯上海商会会长
唐人街基金会主席
其实我今年是第一次参加进博会。进博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给不同的国家展示他们的产品,展现各自优势,互相学习与交流。希望大家能借助这个平台,为共同合作构建更美好的未来。
我是第四代华人,2003年父亲要求我必须来中国看看,学习中文和文化。那时我刚刚从法国毕业回到毛里求斯,内心并不情愿,但还是来到了上海,并且爱上了这座城市。我用了一年时间学习中文,之后便开始在这里创业打拼,一直持续到2018年。
上海是一座特别的城市,机会无限,效率极高。这里融合了全球文化,只要愿意努力,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中国是一片理想的沃土。对于毛里求斯青年,我的建议是带着学习的态度来中国,尤其学习语言是了解文化和开展生意的基础。
作为毛里求斯上海商会会长,我们的任务是充当“战略罗盘”,为想去非洲发展的中国企业指引方向。毛里求斯是非洲金融中心和投资门户,政治法律稳定,是进入非洲市场安全可靠的第一步。我回国后创立了唐人街基金会,复兴了华人社区。我们用了5年时间,通过举办数百场活动,重振了大家的自信与拼搏精神。我们的发展路径是站起来、强起来、富起来。未来,我们计划将文化中心升级为科技文化中心,建立华人博物馆,并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最后,我想对华裔新生代说,如果心怀梦想,请来中国看看。正如当年父亲对我说,来一趟上海,你一定会爱上这里,不想再回去。相聚上海,共创未来。
臧璐
澳门新的社会阶层联谊总会会长
柬埔寨中国港澳侨总会副会长
东方妙喜基金会执行主席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进博会。进博会是观察中国市场和全球趋势的绝佳窗口。在这里,可以集中接触到大量有业务意向与需求的跨国公司,高效对接资源,能够接触到全世界最前沿、最能代表未来的理念、技术、服务和产品。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开放与包容,以及作为华裔青年的自豪感。我们不仅要在传统经贸和基建领域深耕细作,更需要在数字、绿色等新兴领域抢抓机遇,打造新引擎。这种合作的根本驱动力在于双方地理相邻、经济互补,以及共同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强烈愿望。
我们澳门新街坊在三年内的核心目标分为三点:第一,强化组织建设,提升服务水平;第二,深化爱国爱澳教育,增强国家意识;第三,促进经济融合发展,把握国家机遇。我们始终相信,青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因此,支持青年成长、成才、成功是我们基金会的核心使命之一。
在青年发展领域,我们的工作主要围绕能力建设、创业与创新、国际交流三个层面展开。针对港澳青年的支持计划具体包含专项实习和项目交流、创业扶持、文化研学和社团领袖培训。针对东盟地区的青年,我们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合作框架,提出东盟青年奖学金培训计划,组织参与中国-东盟青年创业大赛、人文交流项目等。未来,我们将持续优化现有项目,并探索符合青年实际需求的合作模式。
王佳琨
东非华侨华人青年联合会副会长
天唐集团董事
从2020年以来,这是我第三次参加进博会。每一次来参加,都能感受到上海作为国内前沿发展城市,有了更新的变化,有更多国家的产品来到上海参展。在乌干达,我期望未来能有更多非洲商品来到上海参加进博会,让中国和更多非洲国家的经贸往来。
作为一个中国人才的高地,我认为我们这样的在非中国企业希望能和上海加深合作。在高端人才方面,我认为上海是最佳的合作城市。对于国内人工智能发展大环境,更多体现在生活方面的诸多体验上。
每一次回国,无论是快捷支付,还是交通的便利程度,我都能感受到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日新月异。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还要更进一步。我们每一个在海外的华侨华人都是一张中国名片。我希望我们年轻人,这些在海外的华侨华人能讲好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故事。华人,尤其是青年群体,由于对所在国文化存在差异,为了让更多来到东非的华人青年能更好地认识非洲,避免生活及社交上不必要的麻烦。在我们集团的中乌姆巴莱工业园里,有很多青年企业家,有的是我的同学,或者与我年龄相仿的人投资的企业。对于当地落地的行政事务,他们可能不了解当地的税法,不知如何跟当地各个政府部门打交道。我们会提供足够的市场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正确判断,了解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产品更适合非洲。
在乌干达,我们会举办很多线下活动,与乌干达的孔子学院、马克雷雷大学共同主办,让在乌干达的青年和中国青年更好地相互熟悉。中国和乌干达现在的东非市场,相较于当时已完全不同,已是一个需要精心选择的深海市场,一定要找好在非洲合适的落地合作伙伴。
陈子仪
俄中青年艺术家协会主席、
圣彼得堡中俄文化艺术中心总经理
我是非常期待参加这次进博会的,虽然身在海外,但充分了解到进博会是一个高流量、高资本、高资源的平台。所以非常期待能看到来自俄罗斯的展厅展馆和展示商品。另外,因为我从事文化交流工作,也比较期待在进博会上看到艺术赋能市场方面,以及高端消费品、艺术文创等商品,能看到艺术赋能商品或美学赋能商品的内容。
我是俄中青年艺术家协会的主席,也是圣彼得堡中俄文化艺术中心的总经理。我们做的工作是为中俄青年艺术家搭建交流、合作、共创的平台。我们跟当地总领馆、市政府的青年相关、文化相关或对外关系相关的委员会,都有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我们还主持了很多活动,比如有一个全编制的由中俄青年艺术家组成的大型交响乐团、合唱团、芭蕾舞团、中国民族舞蹈团,包括很多小型室内乐团体,进行曲风融合,比如将中国传统音乐和俄罗斯传统音乐结合在一起。
我认为发展任何一个领域,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板块和课题,一个是传承,一个是创新。这两个看似有点对冲,其实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是互相成就的。我们要推广传统文化和创造艺术,首先得共创,这是非常高效的方式。
延续传统,我们不只是复制传统,而是让传统赋予它属于这个时代的新能量,赋予它新生命。我们的核心目标首先是搭建两国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合作平台。再一个是团结海外的华人华侨,尤其是青年华人华侨。我们希望在这个平台上,助力青年艺术家或青年未来的职业道路,因为只有我们的团员强大了,我们的侨团才会强大。侨团强大了,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华人华侨、为祖国效力。

| 编辑: | 蔡凌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