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三元及第——家国之梦与华夏文明传承展”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群贤堂展厅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展览系统梳理科举制度自隋朝创立至清末废止的历史脉络,深度阐释其“学而优则仕”理念如何将个人抱负与家国天下紧密联结,展现科举在推动社会流动、塑造士人精神品格及赓续华夏文脉中的核心作用。
本次展览汇集了来自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梓潼县博物馆等机构的十余件组珍贵文物,为观众提供了触摸千年科举文明的实物载体。
莲池书院刘春霖课卷残卷 清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藏
该展览以时间为轴线,完整勾勒科举制度1300年的发展轨迹。从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首设进士科,到唐代完善科目设置,宋代确立“崇文抑武”国策,直至明清形成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体系。展览客观呈现科举从“诗赋取士”到“经义为本”的演变过程,既剖析其打破阶层壁垒的进步意义,亦不回避后期程式僵化的历史局限,最终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退出历史舞台的完整历程。
五代·后蜀《尚书·禹贡》残石经1
通过精心构思的三大主题单元,为观众全景式呈现科举制度的壮阔历史画卷与深厚文化内涵。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10月28日。
癸未科武殿试录取名次清单 现代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藏
现场举行开笔礼活动
编辑: | 彭晔 |
责编: | 冷炜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