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未来产业的新赛道,上海近日印发相关举措,从强化关键环节支撑、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等6个方面推出15条措施,力争到2027年,突破一批前沿颠覆性技术,体系化布局建设一批未来产业集聚区,培育20家左右未来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到2030年,培育壮大一批未来产业,推动形成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引领地。
“未来产业”是指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具有显著颠覆性、前瞻性的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是上海抢占科技前沿制高点、塑造全球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根据《若干措施》,上海将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等六大方向,分近、中、远三个层次,合理规划、分层推进、精准培育。
具体来说,上海对一系列未来产业重点发展领域,逐一制定差异化、针对性的培育方案,比如,将发展壮大细胞与基因治疗、脑机接口、生物制造、具身智能等领域,重点支持降低成本、提高可及性、构建产业生态。
对于第四代半导体、硅基光电子、6G和类脑智能等领域,《若干措施》里提到将加快培育相关领域。
对于量子科技、可控核聚变、再生医学等前沿领域,上海将加速布局相关领域,重点支持技术难题攻关、技术路线收敛、产品可行性验证等等。
对近期、处于产业化阶段的领域,比如脑机接口,上海支持开展了全球首个符合GCP标准的植入式脑机接口产品临床试验,帮助瘫痪患者恢复上肢运动能力。
对中期、处于产品研发阶段的领域,比如硅光领域,启动建设硅光未来产业集聚区,设立硅光基金矩阵,在光互连、光计算、光传感方向上创新产品持续涌现。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屈炜表示,对远期尚处前沿探索阶段的量子计算领域,上海量子团队在年中刷新了中性原子量子计算无缺陷原子阵列规模的世界纪录。要努力确保每个领域的培育举措,都贴合其发展实际,真正把趋势机遇转化为上海未来产业发展的优势。
打造未来产业集群高地,核心是以空间集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根据重点领域的产业潜力和规模,上海市、区合力谋划建设未来产业集聚区,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高效整合。
对符合条件的未来集聚区建设主体,按规定将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
目前,上海已在浦东、闵行、杨浦、临港等启动了若干未来产业集聚区建设,并谋划创建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制定专项政策支持,助力先导区高质量发展。
我国首个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脑智天地”,已于今年6月在上海启动建设,将打造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创新策源全球首发地,计划年底前开园。
目前,已有10多个脑机接口项目入驻集聚区孵化器。同时,上海市脑机接口临床试验与转化重点实验室已经揭牌,由华山医院参与的全球首个脑机接口临床队列研究也已开启,助力企业的研发成果投入临床应用。
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顾耀强介绍,利用产业协同、场景打造等优势,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脑机接口的企业、把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这个品牌,在原有医疗健康服务的基础上,将未来产业的属性打造出来。
未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在这方面,上海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和引导作用,加快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为支撑的多元投入体系。
同时,发挥未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采用“直接投资+子基金投资”模式,助力突破性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目前,上海已设立总规模约15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并完成18只子基金的投资决策工作。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投资执行总经理刘理鹏介绍,未来产业基金的直投方面已经布局了9个未来产业领域的子基金项目,通过直接投资加子基金投资,和项目经理人联动,围绕重点任务清单,形成市场化投资,也实现投资和资源的有机配置。
下一步,上海将推动《若干措施》落实落细,在未来产业培育上,力争“在起势之前落子布局,在定局之前抢先成势”,为上海的高质量发展开拓新希望、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为我国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作出积极贡献。
编辑: | 周缇 |
责编: | 张蕴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