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十六年前的论文近日突遭热议。原因在于该文所提出的“汉谟拉比与商汤是同一人”这一观点不仅足够大胆,更被网友评价为“牵强附会”。
作者先推测古代两河流域也使用古汉语,再罗列汉谟拉比和商汤在历史文献中的事迹之后做出假设性结论,其证据与结论间的鸿沟难以弥合,逻辑链条也脆弱得显而易见。
任何大胆的学术观点都必须建立在扎实的论证基础之上,脱离了实证支撑的“创新”,不仅无法推动学术进步,反而可能偏离学术研究的正轨。这篇论文引发的争议,本质上也反映了学术探索中想象力与实证精神之间的平衡问题。大胆的想象与严谨的求证缺一不可。
一篇论文的问世,往往需经历收稿、初审,甚至匿名评审及期刊终审各环节,目的就是严格校验论证的严谨性、论据的有效性、结论的合理性以及研究方法是否规范等等。一篇十六年前刊发的论文,现在爆出如此有失学术水准的问题,也不禁让人怀疑《武汉科技学院学报》本身的“水分”有多大?对此,相关方面有必要起动问责机制。是审核失职,还是涉及利益输送,也应该调查清楚,并循迹问责。
编辑: | 陈昱卉 |
责编: | 张蕴昆 严相莉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