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新闻放大镜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高空云吸、野山坠亡 户外运动出圈怎能靠玩命?

2025-05-27 14:14:34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金梅  游玮  阮丽

户外活动圈近日连续发生多起离谱事儿。5月24日,在大西北的祁连山高空区域,一名滑翔伞爱好者因被云吸至8598米高空而全身结冰的画面,刷爆网络。根据官方部门的最新通报,这并不是一次世界纪录的挑战活动,而是一次事故,存在严重的安全缺陷,目前已展开调查。



网传视频中,滑翔伞爱好者“六哥”没有戴氧气面罩,脸部直接裸露在空中,全身多处结冰、覆满冰碴。幸运的是,他仍有意识地操控了滑翔伞,最终安全降落。回顾起空中的感受,“六哥”至今仍心有余悸。他对媒体表示,“当时感觉到缺氧,手套和飞行服冻得梆硬,胳膊腿早就没知觉了,全凭肌肉记忆在拽伞绳。”


经记者向甘肃省航空运动协会及张掖市、嘉峪关市有关部门了解,目前,相关部门已对此次事件展开调查。据知情人介绍,“六哥”虽然有滑翔伞的飞行执照,但是事发当天的飞行没有报备,包括起飞的场地都没有报备空域。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航空体育运动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从事航空体育运动的单位和人员开展飞行活动,应当按照规定向空中交通管理部门申请空域,获准后方可实施飞行。违反该办法的,且拒不改正的,会被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不是发生了云吸现象,“六哥”的这次违规行为可能还不为人所知。所谓云吸,是滑翔伞运动中一种特殊的飞行现象,通常是指,飞行员利用云层附近的上升气流,比如热气流或积雨云对流,来实现快速爬升。


业内人士介绍,由于云层内部能见度为零,且可能遭遇零下55℃的极端低温、缺氧、结冰或雷电,进入云层内部非常危险,可能导致飞行员发生急性缺氧,并出现意识模糊、动作迟缓、晕厥、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根据国际航联规定,滑翔伞飞行员在起飞海拔超过3000米的高原环境进行长时间飞行,应当佩戴高空供氧设备。同时,滑翔伞飞行严禁主动进入云层,因云吸被迫升高的案例,会被视为事故而非纪录。


不要以为玩命是高端户外运动玩家的专利,生活中,有的普通人为了打卡拍照,也常常拿生命当儿戏。近日,在泉州市安溪县的一个村落,就发生了一起女子为拍照而坠崖身亡的意外事件。



当地镇政府表示,涉事女子今年37岁,当时带了两个孩子跟随福建厦门一家登山俱乐部来爬山。事发地并非正规景区,地势复杂,近期又下过小雨,女子在一处较高山崖拍照时,不慎坠落身亡。两个儿子目睹了全过程,现场不停在哭。好好一场亲子游,就这样变成了惨剧。有关部门在接到求救信息后,曾立刻派人去搜救,但已无力回天。目前,这起坠崖事故的更多情况仍在进一步调查和处理中,善后工作也在进行。


这两起事件看似并无直接关联,却都暴露出参与者对户外活动风险认知的不足,还引发了人们对于种种极限挑战、网红打卡等热行为的冷思考。



以滑翔伞云吸事件为例,当事人“六哥”虽然拥有飞行执照,但“说飞就飞”的冒险行为,违反了多项规定,不仅危及自身,还有可能对民航飞行造成严重威胁。要知道,8598米的高度,已经进入民航客机的巡航高度层。如果发生意外撞击,后果将不可想象。


而另一起女子爬野山坠亡的事件,更是给普通人热衷的野生景点打卡行为,敲响了警钟。事实上,不少所谓的打卡点,本身就位于隐患重重、无人管理的地方,发生意外事件的概率远超正规景区。今年以来,位于山西的徒步线路“巨蟒之吻”、位于湖北的垂直深谷,都曾发生过登山者遇险的悲剧。


令人遗憾的是,悲剧的发生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以个人爱好或出圈引流为名,种种玩命的冒险行为仍然高频上演。中国探险协会发布的事故报告显示,仅在去年,我国境内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335起,造成近百人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冒险行为的背后,除了个人安全意识不足以外,还有着跟团游的影子,但无论是团长还是团规,其实都缺乏相应的专业性。此次泉州发生的案例中,遇难女子所参加的团队成员多达50人,其中至少还有两名孩子。那么,活动组织者是否具备组织游客登山的资质?有没有根据团员的年龄、身体等情况来制定相关的安全措施呢?


此外,在社交媒体日益发达的当下,极限运动和网红点打卡,不但是追求冒险、表达个性的方式,也成了追逐流量和关注度的捷径。流量导向之下,部分爱好者会刻意挑战禁区,比如将极限运动设定在未开发区域,或者在恶劣天气下进行,这很容易让普通观众产生认知偏差,以为只要是专业人士就没有风险,甚至会引发盲目模仿。



常年奔赴在搜救一线的国际搜救联盟紧急医疗技术一级教官林浩对记者表示,要致力于构建健全的安全体系,让户外运动不再以生命为代价。一方面,个人无论是极限运动爱好者还是普通人,都要提高风险意识,要时刻注意“安全第一”,对于即将参加的项目要多做功课,尤其是关于安全方面的内容,要加强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尤其要注意不能盲目跟风,不能被社交平台上的笔记或推文所迷惑。另一方面,户外活动组织机构的专业性和纪律性也有待加强,不能唯利是图,凑够人就上。事实上,如果组织机构的专业能力和救援能力都到位的话,很多意外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林浩强调,随着户外运动风的逐渐盛行,大家在与自然相接触的同时,要增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要明白禁区与景区的边界何在。“珍惜生命”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一句空话。警方与相关部门也应及时跟进户外运动潮流的变化和风险,并及时对越界行为划出红线。此外,网络平台在优化内容审核、推荐、风险处理机制方面,也应用于承担起责任,避免更多人盲目跟风,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编辑: 阮丽
责编: 金梅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极限运动户外运动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8
盘旋4圈后返航!乐桃航空一航班起飞后疑遭鸟击
时讯2天前
00:07
美联邦上诉法院驳回“9·11”主谋认罪免死协议
时讯3天前
00:11
点名菲律宾!王毅就“南海仲裁案”阐明中方立场
时讯2025/07/11
02:03
缅北白家被公诉:致6名中国人死亡、涉案超百亿
权威发布2025/07/11
03:13
公园K歌扰民5年 为啥叫不停?
看呀STV2025/07/11
00:26
2025年退休人员养老金总体上调2%
时讯2025/07/10
00:57
阿姨爷叔请提问|上调2%!2025年退休人员养老金
阿姨爷叔请提问2025/07/10
00:16
太空归来后正式亮相 90后宋令东回顾出舱瞬间
时讯2025/07/09
00:29
甘肃天水市长刘力江致歉:深感痛心、十分自责!
时讯2025/07/08
00:08
胡塞的报复来了!发射11枚导弹砸向以色列,再袭红海以货船
时讯2025/07/08
00:09
欧盟对华下重手?中国:对等限制!
时讯2025/07/06
00:16
西湖群鱼“跃龙门” “花港观鱼”变“飞鱼”
东方番茄酱2025/06/17
00:08
应对台风“蝴蝶” 美兰机场给飞机绑“安全带”
东方番茄酱2025/06/13
00:16
饭圈群体乱象频发 首都机场公安披露两起典型案例
时讯2025/06/10
00:20
网传一游客掉入兵马俑三号坑损坏陶俑
东方番茄酱2025/05/30
男子玩滑翔伞被云吸至8000米高空 官方通报:不涉及违规、黑飞
时讯2025/05/28
00:06
恐怖!引擎盖脱落 台华信航空航班空中突发故障
时讯2025/05/16
01:34
无人机穿越大理古塔时“炸机”后续:飞手被拘留十日
时讯2025/05/12
00:07
无人机穿越大理千年古塔时“炸机” 飞手被行拘
时讯2025/05/09
00:07
航班延误3小时!女子情绪失控咬空姐被抬下飞机
时讯2025/04/18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