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舆论广泛关注的中国“K字签证”明天(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将为中外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合作提供极大便利。
“K字签证”彰显中国在全球化时代的开放姿态,同时也是中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相较于现有12类普通签证,持该签证的外国青年科技人才,将在入境次数、有效期、停留期等方面得到更多支持,申办流程也更加便利。然而国际舆论场却出现了一些曲解K签新政的声音。
有人以“无门槛开放,引入水硕”乱带节奏。但“K字签证”并非所谓的“无门槛开放”,而是精准面向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领域的青年专业人才。申请人需毕业于境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并获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或在这些机构从事相关专业教育、科研工作。申办时,申请人需要提交相应证明材料。相关部门将严格审核申请者资质,绝非低质留学通道。
此外,还存在其他两类误解:
一、“挤占本土就业”的忧虑:“K字签证”持证人入境后可从事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交流及创业、商务等活动,更多是创造新机会,而非直接提供现成就业岗位。
二、“单一国家受益”的误解:政策面向全球青年科技人才,特别是华裔人才回国障碍更少,有利于全球精英多向流通,而并未与特定国家绑定。
“K字签证”最大的特点是免除需通过境内邀请方申请的传统模式。它不要求申请人已经获得国内单位聘用,而主要依据年龄、教育或科研背景来认定资格。这种设计让更多青年科技人才能够更便捷地进入中国,亲自考察科研环境、产业氛围,准确判断创业机会。
中国“K字签证”给全球有志精英带来福音。它允许18—45岁STEM领域学士及以上人才5年内多次往返中国,单次停留最长180天。当美国提高壁垒时,中国正在降低壁垒。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将H-1B签证费用提高至10万美元,这一举措让许多怀揣“美国梦”的年轻工程师和科学家感到失望。《今日印度》尖锐评价特朗普的新规为“自杀式政策”,美国《纽约时报》指出,“中国单凭这一姿态就向世界表明:我们更开放,美国才是封闭国家”。
“K字签证”向世界表明,中国发展欢迎世界人才的参与,中国发展也为世界人才提供机遇。全球化时代,人才的跨国流动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K字签证”展现了中国对全球人才的开放姿态,也体现了中国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贡献。
编辑: | 陈瑞 |
责编: | 王力维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