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长假,上海的老字号门前,排队的年轻人越来越多。靠着创新产品、健康工艺、跨界融合,再叠加文旅热度,老字号的爆款层出不穷,吸引着年轻客群纷纷前来打卡尝鲜。
这大半个月来,老字号德兴馆广东路总店门口,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队伍里年轻面孔不少,一到店,就对上了“暗号”。
这其实是一位青年演员在某谍战剧预告片中的台词,这个片段在社交媒体上曝光后,德兴馆的焖猪蹄就红出了圈。
这波意想不到的流量,让德兴馆的焖猪蹄销量从平时的每天两三百斤,激增到每天两千斤,顾客中的年轻人群也从两成增加到了五六成。
创建于1878年的德兴馆,是上海本帮菜的发祥地,焖猪蹄作为德兴馆的招牌菜,单焖煮就要四到五个小时,焖好后还要拆骨,再在冰箱里冷藏一定时间后才能端上桌。而在认真品尝了偶像同款美食后,不少年轻人都被老字号的美味征服了味蕾。
捎带着,德兴馆里的其他本帮经典菜肴,也收获了一波“自来水”。
而德兴馆也从一开始的被动接受流量,转变为主动从热度中寻找新的机遇。
和德兴馆焖猪蹄的意外走红不同,老字号沈大成新推出的小煤球鲜肉月饼,则从研发就是奔着“爆款”去的。
将墨鱼汁粉融入水油皮中,再与油酥充分混合,最终打造出酷似煤球的黑色外皮,小煤球月饼较常规鲜肉月饼明显“瘦身”,30克左右的重量,更方便人们“一口一个”。
果然,新品一经推出,沈大成总店每天能卖出一两万个。从去年重阳节的酒香重阳糕,到今年清明的刺毛青团,再到这次的小煤球,沈大成深知,老字号更需要不断的创新,才有可能打动更广大的消费群体。
同在南京路步行街上的老字号老大同,也瞄准了年轻人的喜好在搞新品。比如,推出的米乳系列,用新鲜磨出的米浆,制成饮品或冰淇淋,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广受好评,销量节节攀升。
最高峰时,老字号每天能售出1000多份米乳系列新产品。
上海拥有众多老字号,黄浦区更是以拥有96个中华老字号,以及25个上海老字号,集中了其中的半壁江山,为此,区里也在引导老字号要主动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消费需求精准对接。
编辑: | 张博忺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