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时讯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长三角遇上大湾区】共执椽笔绘山河:产业联动 协作共赢

2025-10-06 09:44:28 荔枝新闻中心

开栏语:在中国经济版图上,长三角与大湾区交相辉映、激荡共鸣,犹如动能澎湃的两大引擎,驱动着中国巨轮破浪前行。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经济大省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应有更大的担当”,“江苏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发展战略中主动作为、协同联动,要加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战略的对接”。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为两大区域携手同行、共挑大梁提供了根本遵循。《江苏新时空》10月4日起推出大型全媒体新闻行动《长三角遇上大湾区·共执椽笔绘山河》,从产业协同、科技创新、制度联动、开放合作、文旅融合等多个维度,聚焦两大区域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实践图景。



首先来看第一集《产业联动 协作共赢》。

 

荔枝新闻中心记者文坤和吴浩然带领大家开启一场特殊的“跨区之旅”——走进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两大引擎: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



先看长三角!这片覆盖沪苏浙皖一市三省的热土,以不到全国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超33万亿的经济总量,占比接近全国的1/4;这里还汇聚了9座“万亿之城”,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领跑全国,妥妥的“中国制造压舱石”。



再看大湾区!粤港澳9市2区的版图里,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跻身全球湾区第一梯队;拥有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先进材料等8个万亿级产业集群;5G手机、空调、冰箱、微波炉等产品产量全球第一,“世界工厂”的称号全球驰名。



【长三角:“包邮区”四手联弹 打造中国经济“压舱石”】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包邮区”内的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日益紧密,产业基础与配套优势日益彰显。其中,新能源汽车当属最亮眼的产业名片。2024年,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40%,全球每四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一辆产自于此。



荔枝新闻中心记者文坤说:“这辆新能源汽车从零部件进场到整车下线,仅用了24小时:昨天上午,上海研发中心的工程师敲定了自动驾驶系统参数;中午,江苏常州的动力电池、苏州的车载显示屏就运到厂区;下午,浙江宁波的电机、安徽合肥的底盘部件陆续进场;今天一早,所有零部件在无锡的总装线汇合,现在它已经可以驶下生产线,准备交付客户了。这样的效率,不是偶然。长三角早已形成‘研发 + 制造 + 配套’的全链条汽车产业生态,可以说在半径四小时车程的‘包邮区’内,从硬件到软件,从设计到制造,新能源汽车所需的零部件全部都能配齐。”



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制造中心执行总监王颖说:“目前每天生产750到800台车,出口到全世界88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的产品标准和品类非常多,在无锡工厂,我们的零件数超过了10万个,在长三角,我们像‘一家人’一样做了很好的协同。我们的600多家供应链平均在2到7个小时之内,帮助我们能够更好地响应来自全球各地不同的市场的需求。”


这些新能源汽车的旅程还没结束——一部分会通过长三角密集的高速路网,在4小时内送到周边省份的4S店;而另一部分则会运到港口,搭乘货轮驶向全球。



这里是由上汽集团、上港集团和江苏省港口集团共同打造的海通(太仓)汽车码头,是长江干线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的汽车滚装码头。在记者身后,2艘大型滚装船就正在靠泊,近8000辆汽车已经整装待发,准备运往东南亚和欧洲。今年前8个月,海通(太仓)汽车码头出口汽车超过了40万辆,成为长三角地区汽车“出海”的核心枢纽。



海通(太仓)汽车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儿七说:“海通(太仓)汽车码头,结合太仓港区位优势,同上海外高桥港区、临港港区形成‘两港三地’一体化运营,集约化地整合长江中上游主机厂商品车物流,实现港区物资资源和场地资源共享利用,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向世界提供最坚实、高效、可靠的物流通道保障。”



从“链式协同”到“链式出海”,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既是中国制造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鲜活写照,也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生动诠释。通过开放协同、锻长补短,如今长三角制造业已经形成了高度集聚、产业链完整、技术先进的鲜明特色。这里拥有2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占全国总量的32.5%;集成电路产业规模领跑全国,占比高达60%;全国3/5的人工智能大模型、1/3的创新药在此孕育而生。完备的产业体系、强大的协同能力和活跃的创新生态,使长三角成为中国经济当之无愧的“压舱石”和“发动机”,更是当下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参与全球高端竞争主战场,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长三角还将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大湾区:“世界工厂”转型升级 迈向“中国智造”新标杆】



荔枝新闻中心记者吴浩然说:“这两天深入大湾区,我发现虽然这里和长三角都是以制造业为基础,但是在产业特色上却是各有千秋。就比如广东,这里是全球消费电子产业的高地,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设备——‘手机’。2024年,中国生产了16亿部手机,是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国。但或许您不知道的是,全球每5部智能手机中,就有一部产自广东东莞。就在我说话的这半分钟里,就有近100台手机诞生于此。像这批手机,就将发往万里之外的墨西哥。”


走进OPPO工业园的手机生产线,国内首条自主研发的显示科学产线正繁忙运作,生产出亮度最低可达1尼特的“明眸护眼屏”——在低亮度环境下,屏幕依然保持显示通透且护眼,引领了手机显示技术的新潮流。自成立30年以来,OPPO从最初的手工生产线逐步演进至如今的智能工厂,整体自动化程度已高达98%,在智能制造领域领跑行业,前不久入选国家级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



OPPO制造总监单鹤说:“手机整个设备的组装精密程度达到了微米级别,我们的良品率能达到99.85%以上。”



OPPO所在的东莞长安镇,被誉为“中国手机产业第一镇”。这个不足80平方公里的沿海小镇历经30年发展,每平方公里GDP产出超12.9亿元,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2200亿元,见证了中国手机制造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华丽转型。



OPPO海外首席营销官刘玲说:“公司目前在全球已经建设了6个研发中心,全球有申请专利11万多件,其中92%都是含金量非常高的发明专利,这些都是我们成为市场份额全球前四智能手机品牌的坚强后盾。”


从“三来一补”的代加工,到全球领先的自主创新,电子信息制造业已成为广东最为耀眼的产业名片,2024年营收超5.3万亿元,连续34年全国第一。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深入推进,外向型供应链网络、完整的产业链基础、科技创新驱动成为大湾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大湾区已成功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等8个产值超万亿元的产业集群,全球40%的智能手机、70%的消费级无人机,以及全国三分之一的工业机器人、五分之一的集成电路等产品均产自这一区域。未来,通过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转型,大湾区将进一步巩固全球制造枢纽地位,打造“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标杆区域。


【双区协同:携手铸就区域经济发展强引擎】



同为经济发展的“模范生”,长三角和大湾区各具优势、各有所长。两者强强联合究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荔枝新闻中心记者吴浩然来到了广东江门,特别邀请到了本地向导——江门台记者紫薇为大家揭开答案。



广东江门台记者紫薇说:“中创新航江门生产基地,其总部位于江苏常州,是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前三的龙头企业。我们来到电池包模组组装线的车间,在2023年中创新航选择落户江门,仅用一年时间便实现投产,目前一期项目每年可生产满足70万辆新能源汽车所需要的动力电池!”


荔枝新闻中心记者吴浩然问:“中创新航为什么会选择从长三角来到广东江门?江门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江门台记者紫薇说:“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总结:首先,中创新航落地广东江门,能够更贴近粤港澳大湾区强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实现就近配套。同时,作为大湾区承东启西的枢纽,江门在土地、能源及人力资源综合成本上都是极具优势的。”



中创新航科技(江门)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杜怡珺说:“在江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我们承担起供应链链主的重要责任,目前我们本地配套化率已经从投产初期的30%提升到60%,极大程度提高了本地供应链的韧性以及交付的效率。”


一个龙头企业落户,激活了一整条产业带!江门已经聚集了57家新能源电池配套规上企业,覆盖新能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芯制造及成组、电池生产装备、电池回收利用等全链条领域,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产值超两百亿元。


来到江门让荔枝新闻中心记者真切感受到“双区协作”的魅力:两者强强联合,真正实现了“1+1>2”的协同效应,也真正体现了什么叫做“我们在一起,就会了不起!”



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区委常委、银湖湾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温家林说:“未来我们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精准务实的举措,开放包容的环境,建双区产业协作平台,不仅要做长三角技术、人才与资源场景的‘对接员’,更要做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倍增效应的‘催化剂’,为区域协作贡献我们力量。”



中创新航的故事只是双区协作的一个缩影。如今,两区间的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互设区域总部、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已成常态,比亚迪常州工厂、腾讯上海研发中心、华为苏州研究院,都是这一趋势的生动注脚,两区企业在跨区布局中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从宏观层面看,政府间的协同合作也是动作频频:江苏连续14年在澳门举行葡语国家工商峰会,探寻商机开展相互投资;徐州20多次南下大湾区招商,上百个项目北上落地;肇庆奔赴南京,规划大型产业集聚区承接长三角创新项目……从企业到政府,两大区域的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双向奔涌,推动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协同共赢。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四部主任、研究员张燕说:“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的引擎,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的动力源。在新的形势下,推动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融合联动发展,至少有两个效应,一个是‘触媒效应’,通过两个区域的联合发展,能够示范带动全国其他的区域的融合互动,有利于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促进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有效流通和高效的配置。另外一个是‘联动效应’,发挥比较优势,强强联合,实现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套,供应链的相互保障,打造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先进产业集群,为我们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有力的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撑。”


记者丨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黄蒙 龚俊杰 张心宇
           章斌炜 朱晓莹 李泽灏
           王鹏 王硕 耿昊东 


供片台丨徐州台 苏州台 广东台 江门台


编辑丨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胡超

编辑: 伍凌燕
关键词: 长三角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16
“蓝马甲”帮您和陆家嘴三件套拍出最美合影
时讯3天前
01:32
50万就业 千亿产值 贵州发展的“造血干细胞”
这就是中国2025/09/29
00:17
郑丽文:要让全台湾人都能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
时讯2025/09/29
00:27
沈佳高铁沈白段开通 辽吉两省形成首条高铁环线
东方番茄酱2025/09/28
02:14
专家解读:欧盟为何斥巨资打造“无人机墙”
环球交叉点2025/09/28
01:13
上海这种人人想要的资源 这里被薅得又收费了
新闻坊2025/09/27
东方卫视超高清频道:重塑大屏价值,引领视觉革命
东方快评2025/09/27
00:08
我国成功发射风云三号08星
权威发布2025/09/27
01:35
内塔尼亚胡联大发言:嘘声中登台,多国代表离场
环球交叉点2025/09/26
00:09
台湾堰塞湖溢流洪水吞没牧场 50秒没过牛群头顶
时讯2025/09/26
00:08
调查扶梯、提词器和音响?特朗普把联合国当白宫
子午观潮2025/09/26
00:08
“眼睛可能保不住了!”海警深夜极速救援
东方番茄酱2025/09/25
00:09
“牛和马有的是 驴不够了” 畜牧业协会:没开玩笑
时讯2025/09/23
00:56
AIGC再现古丝路盛景
时讯2025/09/21
00:33
新项目开工!“西藏绿电”将0.009秒闪送大湾区
时讯2025/09/17
17:43
在外滩大会 “金融科技”如何破圈融合?
看懂上海2025/09/13
00:16
抗战胜利80周年!老兵见证中国强大激动起身
看现场2025/09/03
00:52
陆家嘴“三件套”与高铁同框 一次看个够
看呀STV2025/08/29
00:33
300名足球女孩喀什集结!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上海温度2025/08/05
00:20
中巴经济走廊-新希望
时讯2025/07/14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