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间2025年9月24日,由世界教育论坛(Forum for World Education,FWE)主办的“2025全球教育促进外交与和平大会”在纽约宾州俱乐部盛大开幕,为期两天的会议于25日顺利收官。来自全球的政界领袖、学界代表、商界精英与国际机构负责人齐聚一堂,探讨教育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成为促进和平、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本届峰会以“教育即外交——建立信任、对话与解决方案之桥”为主题,持续彰显FWE自成立以来的核心使命——搭建跨界交流平台,推动商业领袖与教育界深度合作,探索面向未来的数字化技能、创新思维与人才培养路径。
与会嘉宾强调,应将教育置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联合国大使D.H. Hugues Sanon表示,他亲眼目睹过对教育与人权的侵犯,甚至儿童贩卖,“要让世界走向可持续,我们必须赋予教育自由。”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高级主管梅丽娜·德内贝姆指出,外交并非商业语境的常见话题,但“商业与教育是伟大的平衡器(great equalizers)”。她直言,“受到启发并不够,行动才是一切”,并表示将战略性地把文化与全球外交的使命带入资本商业环境。
可持续发展与影响力行动倡导者菲奥娜·班尼斯特提出多维视角:关注可持续与再生农业,连接从古老到现代智慧的知识,强调将人工智能与前沿技术进行“融合”,把食品节约与粮食安全纳入议程,以促进面向地球的赋能与跨界协作。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表示,“我们的使命是培养未来全球领导者”,苏世民学者项目在促进各国深入交流对话、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方面“发挥着开创性作用”。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强调要“继续推进中美合作”,以国际教育促进“两国、两国人民”的理解,开展更多“人与人”的对话以减少不信任。
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提到,疫情之后国际学术交流出现“显著反弹”,并以校内数据为例指出今年约有“500位美国教授与500名美国学生”到访或交流。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主席杰弗里·萨克斯表示,“如果我现在20岁,我难以想象比在中国度过一个暑期或一学期更有益且有趣的事,我们应当把这件事‘设计’出来。”
美国前教育部副部长苏珊·斯克拉法尼强调,“教育是最好的‘平衡器’与机会之门”,让人们得以携手学习、共创“比当下更好的世界”。
Endless创始人及主席马特·达利欧则从技能培养出发,提出新的路径:当会做游戏的人越来越多,软件化经济的参与门槛被拉低,“人人掌握这些技能,就意味着人人有工作;有工作,就更接近平和与繁荣。”
几内亚前总理塞卢·达莱因·迪亚洛表示,他“专门来到这里希望见到那些决定在工作中支持教育的人们”。
在既往的巴黎、曼谷、香港、纽约与波士顿等地举办的高峰论坛基础上,FWE纽约峰会进一步表明:以“教育即外交”为抓手,能够在跨文化理解、青年人才培养与可持续议题上形成可操作的联合行动。会议期间,嘉宾也关注到包括“中国学生在美国的学习与就业路径”等现实话题,强调通过教育合作、科研互访与产业实践,持续拓展务实方案。随着本届峰会圆满落幕,“教育即外交”的倡议以更具象的合作清单走向下一阶段实施,为全球和平与可持续发展凝聚共识与动能。
编辑: | 刘雨阳 |
责编: | 王勇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