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她竟然用三组雕像揭开了一个家族秘密

时讯

2016-12-16 09:35:27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健慧

每个人家里或多或少都有几张泛黄的黑白老照片,但很少有人像她这样从老照片中寻找灵感。历经十年,构思完成了8组雕塑、十一幅油画,“文件夹——亦远亦近”陈妍音个展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举行。展厅中,陈列着三组雕像,分别是一对年青的男女、一对中年男女、单独一位老年妇女。这组雕塑展现艺术家的母亲一生中的三个阶段,她的青年、中年和老年。然而,仔细看三组雕像中的男人却并非一个人——这三组胸像实际包含了一个家族的秘密。


老照片


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四、五岁的时候就相识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慢慢地长大。虽然没有私定终生,但在他们内心,早就认定了对方将是自己终身厮守的唯一。

高中毕业,小伙子因为品学兼优,加上家庭出身好而被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保送到哈尔滨的第二军医大学。受男孩之托,为了照顾好他的表弟能继续学习,女孩居然辍学,到工厂工作。然而,男孩的母亲从女孩的义无反顾中意识到了危险,出身不好的女孩将来可能会影响儿子的前程,于是,竭力反对二人相爱。


1956-告别初恋


面对无望的爱情,女孩妥协了,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工人,决定结婚。男孩得知,千里迢迢,请假归来,他要阻止这桩婚事。无奈,男孩终于还是没能说服母亲。在女孩结婚前,两人合拍了一张照片,约定终生以兄妹相处。这对有情人,终于未成眷属,他们以柏拉图的方式,相爱了一生。


1963-父母


没有爱情的婚姻注定了不会美满。女孩在孩子出生后成为了母亲,与工人有过一段短暂的良好感情。然而,很快文革来临,父亲的工厂迁至“三线”,父母开始了漫长的分居,直到提前退休。猜忌、怀疑,冷漠,成为笼罩在这个家庭上的阴云,直到父亲去世,母亲重新单身。


1998-晚年


这就是陈妍音用三组雕塑揭开了家族的秘密,讲述了自己母亲的故事:母亲告别了的初恋,母亲与父亲的结合,母亲生了孩子,母亲郁郁寡欢,母亲再与初恋相逢时的喜悦……陈妍音甚至完整重现了母亲生前的办公室。


艺评家克莱尔·罗伯特表示:“在《母亲系列》中,陈妍音利用多媒介艺术语言探索身体与心灵、历史与回忆、现实与欲望、工作与家庭之间的空间。这让作品既具有向母亲致敬的感染力,又成为体现成长于1950年代初期、见证时代剧变的女性集体肖像。这是女儿对三代女性复杂情感生活的反思,是一件经过充分构思、利用有形和无形元素打造的场景式作品:远去的形象、个人化的知识与洞察、随性的对话。陈妍音打造了一幅极富感染力的肖像,进一步丰富了依然由男性视角主导的历史元叙事。这是一幅杂文式的跨世代肖像,是对“小家”与“大家”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的思考。”


“母亲过世前,我曾经给她一个小小的承诺。”陈妍音说:“因为我做雕塑的,说要给她做一个像。因为我没有做,觉得很遗憾。为了实现这个自己的小小承诺,我就把她做出来,光做一个肖像不够,我要把她这一代人做出来,他们这一代人是非常有意思的,我母亲是他们这一代人中的一个。”


大合唱


于是,我们又在现场看到了八组雕塑,几乎都是集体性的倾向:大家族的合影,红领巾——毛主席像章、钢笔、挎包的标配,外滩建筑群前的合影留念,手捧歌谱的老年大合唱,几乎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所有的雕塑都是纯粹的白色,这就像人们脑海中的记忆抑或历史那样苍白。艺术家不是为了艺术而表现,而是为了历史再现。


“那是我母亲这一代人在不同年代里的精神状态。这不是一件件作品而是一个整体、一件作品是我母亲那个时代的肖像。”陈妍音说:“我从母亲1000多张照片里面找到历史的重要集点、感情的重要集点,把它贯穿起来。”


1978,母亲和弟妹


当艺术家重新面对老照片的时候,其中包含她对自己的反省和忏悔。对《1978,母亲和弟妹》这件作品,陈妍音是这么解说的:“到了1977年我离开了家去上海工艺美术学校读书(校址在嘉定),因为自幼喜欢绘画,所以在读书时脑子里只有素描和色彩,非常不懂事。家里只有剩下弟妹陪着母亲,他们三人是如何的艰苦和无助。”曾经忽略了的亲情,时隔多少年后,通过母亲系列的创作,让自己不得不重新面对。


全家福


从当代艺术的角度而言,作品将观念主义和现实主义融为一体,以类似文献的照片为基础,标题“文件夹”则是一种理性客观的概括。该展策展人江梅表示:“‘文件夹’系列具有归纳与保存的功能,作为展览名字的‘文件夹’有此含义又超出其固有含义,弥合了私人经验与公共经验的界限。通过这样的叙事与呈现方式,个人、家庭、族群、国家的记忆与历史,以最私人化的情感相串连、书写,影像与造像、隐秘与公共的交织并构,革命与爱情、亲情与伤情、理想与现实种种之冲突并置,构成1960年代前后生人特有的生命经验与生活记忆。”


“作品看上去传统,其实一点都不传统,非常当代。”陈妍音说:“我们要反省我们的当代艺术是什么,我们要找到我们自己的形式感,找到我们的表现方法。”



而早在1994年,陈妍音就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的展厅里举办了一个个展。展出的是一件体量在当时看来相当巨大的装置艺术作品,名字叫《箱子系列8——源点》,作品由木材、铜管、视频、声音、灯光构成。


展区的墙面被涂成红色,上面布满尖刺,观众在伴随着类似心跳的背景声音中慢慢前行,经过一段迂回曲折的参观线路,走进最里面的一个空间时,会发现一个木箱,里面平放着一台电视,屏幕上有类似人体器官的东西在有节奏地收缩。事实上这是艺术家对女性身体爱欲经验的一个真实记录。


与此同时,展厅各处还放着7个做工精细的同样安装上了尖刺的木制箱型雕塑,其中两件被命名为《不受孕的卵子》和《流产》。凭借对视觉和观念语言的巧妙利用,陈妍音赋予生命、爱情和女性复杂情绪以形状。在1990年代,这是一件女性主义色彩非常强烈大胆的并具有世俗挑战性的作品,一出现,即受到国内外当代艺术界的重视。


(编辑:余寒静)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谈艺录Knews陈妍音 雕像 家族秘密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7
美联邦上诉法院驳回“9·11”主谋认罪免死协议
时讯2天前
00:26
甘肃省提级调查褐石培心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问题
时讯3天前
00:11
点名菲律宾!王毅就“南海仲裁案”阐明中方立场
时讯2025/07/11
00:09
掌控约2000人武装!白应苍:在果敢大家只认白家
时讯2025/07/11
02:03
缅北白家被公诉:致6名中国人死亡、涉案超百亿
权威发布2025/07/11
03:13
公园K歌扰民5年 为啥叫不停?
看呀STV2025/07/11
00:26
2025年退休人员养老金总体上调2%
时讯2025/07/10
00:49
防止非法外流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
权威发布2025/07/10
00:57
阿姨爷叔请提问|上调2%!2025年退休人员养老金
阿姨爷叔请提问2025/07/10
00:10
现场视频公布 胡塞武装宣布击沉“违禁”货轮
子午观潮2025/07/09
00:16
太空归来后正式亮相 90后宋令东回顾出舱瞬间
时讯2025/07/09
00:29
甘肃天水市长刘力江致歉:深感痛心、十分自责!
时讯2025/07/08
00:08
胡塞的报复来了!发射11枚导弹砸向以色列,再袭红海以货船
时讯2025/07/08
01:15
秘鲁国会议员在上海接受东方卫视记者采访
环球交叉点2025/07/07
01:35
塞尔维亚外交部国务秘书在沪接受记者采访
环球交叉点2025/07/07
00:08
特朗普威胁对金砖国家加10%关税 外交部回应
时讯2025/07/07
00:35
甘肃天水一幼儿园血铅异常 家长疑惑为何数值不一
一眼看天下2025/07/06
00:09
欧盟对华下重手?中国:对等限制!
时讯2025/07/06
00:09
“美国党”真要建?马斯克发起新政党支持投票
时讯2025/07/05
00:07
泰国总理佩通坦被停职 中国外交部回应
蓝厅之声2025/07/01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