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环球交叉点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深度梳理丨特朗普遇刺案调查报告本周出炉

2025-07-18 18:59:43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娄佳

一年前的枪响,特朗普遇刺案震惊全球。一年后,遇刺案调查报告出炉。报告将事件的原因归结为:特勤局犯下了一系列的疏忽,以及沟通不畅。而且,“这不是一个单一的失误,而是一连串本可避免的失误”。


美国国会参议院国土安全与政府事务委员会在过去的一年中,对特勤人员进行了17次笔录询问,审查了各级机构提供的7.5万页文件后,于7月13日,也就是遇刺案一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发布了这份调查报告。


那么,美国特勤局具体犯了哪几条失误呢?我带大家来详细解读一下这份报告。


时间回溯到2024年7月13日,当时特朗普正在宾夕法尼亚州巴特勒市竞选集会上发表演讲。该州的一名20岁的男子克鲁克斯,从一栋大楼的屋顶上,开枪击中了特朗普的耳朵,并造成现场集会参与者一死两伤。


调查报告还原了事件发生时,特勤局内部的混乱状态。首先是情报共享失败,导致了现场监控的失效。例如,报告中写道,一名特勤局特工事后表示,其实当时他们早已收到发现一名携带测距仪的可疑男子的消息,并将这个消息传达给了正潜伏在现场的特工,但并未受到重视。而该信息也没能传递给反狙击手等其他工作人员。报告中有这样两段笔录:在被问到是否有可疑人员时,特勤局特工和宾夕法尼亚州警方就给出了截然相反的答案。


其次是岗位职责模糊。报告指出,特勤局没有明确规定好先遣队特工的职责范围,导致风险区域排查等一些关键任务,无人负责。


当时的美国特勤局代理局长罗纳德·罗威曾在听证会上声称,据他了解,反狙击手事先曾经去枪手所在的大楼楼顶踩过点。但反狙击小组先遣队的队长却在问询中给出了相反的回答。这位先遣队队长说,他的指责是确认反狙击手的部署位置,但在被问到在筹备集会期间,是否曾进入或是爬上枪手所在的大楼楼顶时,他给出的答案是,“没有”。


不仅岗位分配混乱模糊,而且,各岗位之间还相互甩锅推责。


不止是现场出现失误,其实前期的资源调配,就已经出了大问题。甚至早在美国大选前就能看出端倪。比如,报告中写道, 2023年7月,特朗普前往南卡罗来纳州参加竞选集会。由于预计将有超过20000人参加集会,特朗普团队事先向特勤局申请提供额外的资源调配,而得到的回复是,由于人手不够,反狙击手和防弹玻璃都无法提供。


从2024年1月5日至2月29日,美国特勤局曾六次拒绝特朗普团队要求提供反突击队(CAT)的请求。


遇刺案发生前,由于担心在户外发表演讲,身体完全暴露在外,容易受到无人机威胁,特朗普团队又申请提供增强型反无人机系统(C-UAS),也全都遭到了拒绝。


还有一点是,问责不到位。来看看遇刺事件发生后,目前有多少人受到了问责?事发后的10天,时任特勤局局长奇特尔在舆论压力下辞职。随后直到近日,特勤局又宣布,当值的6名特工被处以10到42天不等的停职处罚。调查报告指出,其实应该受到惩罚的人员远远不止如此。而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一个人因此事“被开除”。


美国特勤局近年安全漏洞的事例屡见不鲜。2021年1月6日,即将担任美国副总统的哈里斯曾被安保人员错误带到民主党总部外的一处存在危险爆炸物的位置,还在那里待了足足90分钟。2023年5月,一名入侵者进入了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的家,尽管他受到了特勤局的“全天候保护”。


早前就有一份内部调查报告显示,自2003年开始,一些特勤局的特工存在生活腐败,醉酒执勤、挪用公款、招妓,甚至性侵等等劣迹。而特朗普的遇刺案,更是将特勤局的失职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中。


尽管现任特勤局局长肖恩·柯伦称,将全面审视特勤局的运作机制,实施实质性改革以解决暴露出的问题。但发布这份调查报告的参议院国土安全与政府事务委员会共和党主席兰德·保罗说:这不仅是特勤组的判断失误,更是各级安全体系的全面崩溃——官僚主义冷漠、缺乏明确规程、以及对直接威胁的惊人漠视,共同酿成了这场悲剧。

编辑: 陈之瑜
责编: 王勇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特朗普特勤局刺杀枪击美国总统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12
钟南山佩戴“共和国勋章”观礼:非常震撼
时讯3天前
00:09
普京专机降落天津 来华4天 先去上合再看阅兵
时讯2025/08/31
00:09
气场拉满!“中国排面”抵达越南参与阅兵式彩排
时讯2025/08/30
00:41
推广尼古丁袋!投诉鲁迅夹烟墙画的当事人被封号
时讯2025/08/30
00:31
上海男子懵了:缴了停车费还吃罚单?官方提醒
新闻坊2025/08/30
00:16
卢卡申科:我将“奔向中国” 白俄罗斯正全方位向中国学习
时讯2025/08/30
00:13
美军计划向日本部署“堤丰”中程导弹?外交部回应
时讯2025/08/29
02:02
中方对联黎部队任期最后一次延长表示遗憾
环球交叉点2025/08/29
01:21
外交部:30个欧洲国家近50位贵宾确认出席!
蓝厅之声2025/08/28
00:17
阅兵嘉宾名单没提到西方主要国家 外交部回应
时讯2025/08/28
00:09
意大利版“N号房”?非法色情群被关停 成员近3.2万
时讯2025/08/27
00:09
因一瞬间的贪欲?韩国一法医偷死者金项链被捕
时讯2025/08/24
00:10
爱泼斯坦案有新突破?美司法部同意提供相关文件
时讯2025/08/19
00:08
遍地流浪汉 犯罪率上升!特朗普:必须搬走!
时讯2025/08/11
00:08
涉尹锡悦夫妇介选案 前京畿道议员疑似自杀身亡
时讯2025/07/28
00:10
洛杉矶一警察训练设施发生爆炸 至少3名警员死亡
时讯2025/07/19
00:09
印度废弃房屋惊现白骨 10年前诺基亚成破案线索
时讯2025/07/16
00:07
2死多伤!美多名消防员灭火时遭枪击 FBI参与调查
时讯2025/06/30
00:09
纽约市长候选人参加旁听会 与移民同行时遭逮捕
时讯2025/06/18
00:09
伊朗称获得大量以色列情报 涉核设施和国防计划
子午观潮2025/06/08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