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亲手打造的卡丁车在工博会现场“稳稳发车”,当会“演奏音乐”的植物吸引观众驻足互动,当声控指令一发出火锅蘸料就自动配齐……作为唯一基础教育领域合作伙伴,静安区科创教育联盟第七次参加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携区内中小学生自主设计的科创作品亮相,覆盖绿色能源、智慧城市、生命健康、机器人四大领域,其中更有两项金奖作品与高新企业达成孵化合作。

现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上海赛区)萌芽赛道的两项金奖作品《高效自动化血样采集装置》《雨季山区交通的守护神——一种路面缺失型道路损毁预警装置》与高新企业签署项目孵化合作协议。两个项目均来自静安学子:前者旨在降低人力成本、提升验血效率与患者舒适度;后者以低成本、高可靠性、易维护、长续航的优势,专门应对路面缺失型灾害。此次签约标志着这些源于生活、旨在解决实际难题的优秀学生创意,正式获得了从展台走向应用场景的机会。通过合作,企业将为学生团队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产业资源,助力其将创新构想转化为具备社会价值的实用产品,让青春的创意智慧真正驶向现实应用的快车道。

展区以“场景化”互动工作坊打破课堂边界,机器人创客工坊、新能源赛车训练场、梦想星航标灯解语等沉浸式场景吸引大量观众。展区内,三辆纯手工打造的卡丁车成为“人气焦点”,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由学生主导的科创作品也在尝试聚焦现实需求。有学生团队设计的“荧光护板”无需复杂装置与高温环境,通过掺荧光物质将紫外线转化为可见光,提升光伏电池发电效率;灵感源于生活的“雨具烘干器”则兼具收纳与烘干功能,通过旋转甩干、加速空气对流、升高温度实现雨具短时间自助烘干;更有中学生突破传统尺规作图局限,设计出可任意等分任意角、快速绘制正n边形的圆规。

发布会上,联盟为新成员单位授牌,并为校外导师颁发聘书。今年其所在的高校展区展示推介了68所高校精心遴选的580项科技创新成果,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28所高校以校为单位独立布展,其他40所高校的成果在集中区域展示。
| 编辑: | 朱齐越 |
| 摄像: | 林羡德 |
| 责编: | 徐笑燕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