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时讯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汉谟拉比与商汤是同一人?18年前荒唐论文引围观

2025-08-05 12:56:21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近日,一篇2007年刊发于《武汉科技学院学报》的论文《〈汉谟拉比法典〉与商汤关系新论》引发围观。这篇论文提出“汉谟拉比与商汤是同一人”,这个观点不仅足够大胆,也过于牵强附会。想象力是好东西,但没有根据的臆想,也能支撑起本应严谨客观的学术文章吗?


汉谟拉比和商汤是同一人?如此“炸裂”的观点,出现在《〈汉谟拉比法典〉与商汤关系新论》这篇论文中。



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君主,公元前1792年继位,他下令编写的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以楔形文字铭刻在石碑上,现藏法国卢浮宫。



商汤又叫成汤,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贤主明君,大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



两个时间轴上距离将近两百年,地理位置相隔五千多公里的人,怎么就被扯到了一起。



这篇论文的两名作者,一位是武汉大学教授,另一位在空军预警学院执教。作者先推测古代两河流域也使用古汉语,声称“《汉谟拉比法典》所用的语言应该跟中国古汉语极为相近,只是中间经过英文转译,导致我们中华后辈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



接着,作者甚至作出假设性结论:“所谓的《汉谟拉比法典》,其实是商汤让人记录的《典宝》”,用一系列推测和假设,来证明“汉谟拉比与商汤是同一人”。


推理过程中的粗糙、跳跃让论文失格,使学术探索中的实证精神分崩离析。


与此同时,这篇争议论文仅有的三条参考文献,既不能涵盖两种文明研究的核心学术成果,也没有引用原始文献或考古报告,却要以薄弱的文献基础支撑起颠覆性结论。


此外,《武汉科技学院学报》作为学术传播平台的期刊,发表这种可能误导公众认知的论文,显然也是把关审核“失守”了。


历史研究不是猎奇和娱乐。这篇18年前发表的论文最近“爆火”可能和近期一批“伪史论”账号遭处理有关,而武汉大学“图书馆骚扰案”衍生出的学术诚信审查,也让更多涉及武大的问题论文“浮出水面”。

编辑: 张博忺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汉谟拉比商汤论文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20
中美经贸马德里谈判最新结果公布
时讯2025/09/16
00:11
美俄乌问题特使朝中国“泼脏水”
子午观潮2025/09/15
00:12
秦始皇派人寻药证据找到了 青海秦代石刻是真的
时讯2025/09/15
01:23
女子崩溃!男邻居对着家门口撒尿!小区里洗澡
新闻坊2025/09/14
00:09
菲律宾屡屡扯旗“联合巡航”?南部战区回应了
时讯2025/09/14
00:09
美刚宣布制裁多家中企 不到24小时中方接连出手
时讯2025/09/13
02:07
东方快评丨预制菜争议再起:罗永浩与西贝的骂战,模糊了哪些真问题?
东方快评2025/09/12
00:56
西贝将就罗永浩言论提起诉讼 预制菜陷舆论风波
案件聚焦2025/09/12
00:29
定标准为何难?专家解读罗永浩西贝预制菜风波
时讯2025/09/12
01:05
4架歼-20伴飞 运-20再接30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时讯2025/09/12
00:12
时隔24年!陈浩民和苑琼丹再扮哪吒母子
时讯2025/09/01
00:23
张维为:文明观与基层创造力共振 “两山” 实践
这就是中国2025/08/19
05:11
王城岗与瓦店 勾勒四千年前夏王朝的轮廓
中国考古报道2025/08/08
01:23
汉谟拉比与商汤是同一人?一篇旧论文引爆争议
东方快评2025/08/05
04:48
两千年前秦代工匠如何烧制兵马俑的“中国紫”
中国考古报道2025/07/20
12:41
寻找“中国紫” 留住色彩,破解兵马俑彩绘难题
中国考古报道2025/07/19
00:21
舞剧《红山》 首演 艺术结合考古演绎红山文化
东方番茄酱2025/07/14
01:11
马克思主义斗争精神为何能与中华传统形成互补?
这就是中国2025/07/06
00:31
为什么说“伪史论”是伪科学?
夜线约见2025/06/28
00:20
如何辨别“伪史论”观点?警惕自媒体定论式表述
夜线约见2025/06/28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