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拉开帷幕,今年的参展企业在去年基础上新增了600多家,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事实上,每一年的“四叶草之约”都成了全世界瞩目的盛会,展商、采购商云集,在这里续写着与中国同行的共赢故事。今年的进博会,又来了哪些新老朋友呢?

开展第一天,这家来自日本的企业,就已经和找上门的采购商,签下了两千多万的意向合同。展商的信心从堆成小山的空白意向合同就可见一斑。

“今年我们有一个目标,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比去年增长20%,所以我们又准备了一些新的合同。还有一些是前期比较有意向的客户,他们希望借进博会的展台进一步了解我们。”进博会参展商车奇威说道。
八年来,每年的四叶草之约都收获满满,让这家全勤企业有了展台面积翻倍的底气。
“我们每一年的销售额,基本上都能达到20%的增长。在中国市场,进博会这几年,真的是让我们超额完成目标了。我们一定要好好地抓住它。”车奇威补充道。

同样是八年全勤生的3M,今年也带来了他们的全系列新品。像眼前这款低VOC胶带产品,就是刚刚从新扩产的本土胶带产线上下线的。

3M展台工作人员李成河介绍:“这个产品低气味、低挥发,就是在我们3M上海化工区生产基地生产的。”

每一次赴会,都让他们对中国市场更增信心。去年进博期间,3M在上海启用了投资5000万美元的智能切割中心,而今年刚扩产的这条胶带产线又投资了数亿元,产能提升50%,精准匹配中国消费电子与汽车电气化领域的需求。
3M上海化工区生产基地厂长王俊凯表示:“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和集聚效应,让我们看到和感受到中国市场的需求,使我们得以把握市场机遇,以真实需求驱动供应链布局机遇。”

今年又如约亮相医药展区的赛诺菲,带来的是两款全球首秀的新药,立马迎来了国家医保局、医疗机构等专家团队的关注。“这两个都是全球首发的,明年也希望你们和我们谈得更顺利,能早日进入中国市场。”

进博的溢出效应,赛诺菲早有感知。2018年,他们参展首届进博会时,带来了治疗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靶向生物制剂“达必妥”。随后,这款创新药在短短一年半后,就被正式获批用于临床,比原计划足足提前了两年,随后的七年里,达必妥更是在华获批了七大适应症的应用。

赛诺菲中国区总裁施旺感慨道:“这是我们加速审批的一个非常好的见证,而且大的适应症已经纳入医保。从2020年开始,这个产品每年造福百万以上的中国患者。这已经见证了进博会这个平台的价值和意义。”

进博的助力,也让企业有信心在中国不断加码投资。上个月,赛诺菲投资10亿欧元,在北京新建胰岛素生产基地,这是他们在华的第四个生产供应基地,也是跨国药企首次在国内布局生物制剂原料药的生产。
“连续八年我们都是进博会的老朋友,把我们国外的一些创新的产品,通过进博会这个舞台、平台,能够迅速地引进中国,迅速地能够造福于中国的患者。”施旺说道。

全勤生们的满满收获,也让进博的新朋友们更加动心。这家新材料领域龙头企业,今年才第二年参展,带来了全球首发的低空飞行全域涂装解决方案。而去年,他们首次参展带来的产品,在短短半年里,就已经在中国舟山落地应用,参与到了本土绿色航运转型并将实现量产。

进博会参展商吴雅琳分享:“我们今年也在广州工厂已经开始设生产线,为明年规模化的量产能够做好准备。所以其实进博会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能够把前沿技术快速从一个展品变成商品的非常好的平台机制。”

这个来自澳大利亚的母婴营养品牌,去年首次参展进博时,就有了意外收获:因为在展会上结识了东南亚采购商,这一年里,他们迅速打开东南亚市场,目前多款产品已经在越南、老挝、柬埔寨当地的药房售卖。

进博会参展商林梓龙惊喜地说:“其实我们是没有想到,进博会会有这么多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大家会跟我们产生这样的链接。去年一整年在东南亚市场,整个市场的反馈来说也是非常好的,我们平均一个月的销售额应该在300万以上。”

老朋友每年相聚,新朋友纷至沓来。通过进博会,企业在深耕中国市场的同时,也能因为进博链接到更广大的全球市场,中国大市场正切切实实转化为全球大机遇。
进博会开放“汇”全球,也共享中国大市场,是世界经济通向中国经济的入海口,也是中国联结世界的重要桥梁。今年进博会的参展企业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充分彰显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与天下同利”,每一年如约而至的进博会就是中国最诚挚的邀请。
| 编辑: | 张予洋 |
| 视频编辑: | 杜茜 |
| 责编: | 李吟涛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