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看呀STV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上海故事》创刊四十周年回顾展亮相市群艺馆

2025-11-23 20:18:44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对于很多80后市民来说,《上海故事》是陪伴他们成长的杂志,11月22日,“四秩故事,沪上风华”——《上海故事》创刊四十周年回顾展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开幕,老读者、作者们济济一堂,共同庆祝《上海故事》杂志四十芳华。



展墙上,1985年《上海故事》的创刊号,勾起了很多市民的回忆。读者孔祥斌就收藏了当年前两期的《上海故事》,泛黄的小册子,仿佛还带着童年时的气息。他说,这两本是小时候家里人拿来的,一直留到现在了,“很多素材也是我读书时候写作文的素材,包括陪伴长辈聊天把里面一些故事内容可以讲给长辈听,到现在我也一直订阅,而且也不是很贵,这份精神食粮也是物超所值的。”



1985年2月正式成立上海故事杂志社,将原本内部不定期发行的《上海演唱》(故事)更名为《上海故事》,面向全国公开发行,《上海故事》杂志由此正式创刊。从1985年到2025年,《上海故事》走过了四十个春秋,它从一个最初的创想,成长于无数笔尖的耕耘,绽放于万千读者的手中,回荡在城乡的各个角落,记录时代变迁,影响一代又一代的故事爱好者,成为连接全国新老作者和亿万读者的文化纽带。


著名故事作家郁林兴至今还保留着近30年前第一次向《上海故事》投稿的文章,当年他带着三篇稿子走进《上海故事》杂志社副主编蔡维扬的办公室时,蔡主编的一句话,让他至今铭记在心,“他说你不需要自己送过来,每一篇收到的稿子我们都会认真对待的,你不要那么麻烦,他这句话对我很温暖、温馨。所以这是一本很有温度的杂志 。”



从创作投稿、编辑加工、送审发排、排版设计到校对,再到印刷发行,回顾展带领观众亲历一个“故事”诞生全过程。观众还可以参与封面打卡、续写故事等互动活动。


面对时代浪潮,《上海故事》也在积极转型,
近年来,《上海故事》以内容为核心,不断拓展新媒体传播平台,以微信公众号为中心,陆续拓展新浪微博、喜马拉雅、学习强国、上海数字文化馆等平台,形成互联网传播矩阵;在喜马拉雅开设“上海故事有声频道”,邀请主播将经典文字故事、封二特色内容制作有声故事,将优质内容触达更广泛受众;创新线上运营,通过数字文化馆搭建沉浸式阅读空间,结合淘宝、京东直播带货等多元形式拓宽销售渠道,让杂志在时代焕发新活力,实现内容价值与传播效能的双重提升。



除了不断拓展传播矩阵,线下也积极打造延伸品牌活动,将《上海故事》的触角进一步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让故事这一古老的文学样式有了更多的呈现方式。2012年开设“上海故事汇”线下故事讲演活动,设立“曹路故事汇”“山阳故事汇”“共和新故事汇”等分会场。13年间讲述1000余个不重样故事,公益惠民超10万人次。“上海故事汇”在新时代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同年举办“倾听上海”——首届上海市故事大赛,成功发掘创作和演讲人才,奠定了品牌的基础;并于2016、2022、2024作为市民文化节特别活动,先后举办四届,使“写、读、听、讲”故事的传统活动在市民中广受欢迎。杂志社还举办了创作、演讲人才的培训班,不仅培养了一支活跃的文化队伍,更已成为弘扬时代精神、凝聚城市力量的重要文化名片。


《上海故事》杂志社社长、市群艺馆馆长吴鹏宏说:“我们将不负领导嘱托、不负作者期待、不负读者厚爱、不负故事人努力,坚守《上海故事》品牌、拓展故事发展渠道,用更多更优质的作品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塑造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上海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让《上海故事》行稳健远。期待《上海故事》明天更美好。”




编辑: 章海燕
责编: 师玉诚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故事上海故事读者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2:48
即将搬家!墨香不散!上海最后的报刊门市部获新生
东方新闻眼10小时前
04:21
周文俊:高能家庭养成记
时讯2025/11/20
00:16
国内最大巴洛克建筑群 换“冬装”“蓄势”迎客
东方番茄酱2025/11/19
01:39
迪士尼迎“秋假”大客流 网约车“定点听单”缓拥堵
时讯2025/11/18
03:03
27岁女记者接班经营60岁老照相馆 她能坚持多久?
叩击2025/11/18
00:13
雅思变雅雅!郑思维错穿搭档球衣 紧到脱不下来
时讯2025/11/17
00:07
超60万人!菲律宾爆发超大规模游行 要求反腐问责
时讯2025/11/17
00:08
韩国提议举行朝韩军事会谈
时讯2025/11/17
00:42
日本多位前首相批评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
环球交叉点2025/11/17
00:10
美航母打击群进入加勒比海!特朗普释放对话信号
时讯2025/11/17
04:51
气温下降各类电加热衣走红 价格差异大
时讯2025/11/17
01:31
一首歌唤起时代记忆 第一次听到到这首歌你几岁
番茄鱼2025/11/16
00:07
接受日媒采访 郑丽文明确表态:“一个中国”
时讯2025/11/15
13:19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预防与干预指南
申康科普2025/11/15
00:20
这里是上海丨外滩·老市府 百年后的围合与开放
这里是上海2025/11/13
01:24
记者节打卡进博会 体验“一日小记者”
爱上海2025/11/09
02:02
爱上海|重走林语堂青春足迹
爱上海2025/11/07
钱根娣——0基础追梦,做沪语和滑稽戏的传承人
番茄鱼2025/10/30
02:07
下一站|重走林语堂青春足迹
下一站2025/10/25
姜俊——上海最后一家报刊门市部“守门人”
番茄鱼2025/10/21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