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正加速融入我们的生产生活场景,但近期有一些人却打着低空经济的幌子,公然销售自制飞机。这些飞机在二手交易平台,售价从8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三无飞机”达不到安全标准,也不具备生产销售的合法资质,如何能形成隐秘的交易链?来看记者调查。
网络上,有不少主播在视频中分享了自制飞机或驾驶飞翔的过程。这些飞机大多在院子、车库等场地生产,配件多为自行改装。有的在主页标注了“可预订机型、提供技术服务”,还有人在评论区寻求购买。


于是,记者以订货为由联系了一位卖家老周,来到了山东邹平魏桥镇的所谓“生产车间”,进门看到的竟是一大堆包装整齐的面条。

原来,生产面条机的机床与制造飞机的机床能够通用,所以老周就成立了飞机制作工作室。他自称,自制的飞机不仅飞行速度快,续航能力也很强。


当记者提出观摩试飞,老周以跑道晾晒玉米为由拒绝,仅提供了过往视频,所谓的“机场”实为农田中开辟的道路。

据了解,民间飞行爱好者的飞机制作、交易及零件采购、大多依赖飞行交流群。这类群数量大、成员多,早已形成了隐秘的交易链条。

四川眉山的这位卖家透露,明卖配件、暗售整机的操作早已成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不仅如此,圈子里自制飞机并销售的爱好者均无相关许可,多数从业者及买家也没有飞行执照。

这些自制飞机在材料、结构、性能上缺乏专业认证,生产标准全凭个人掌握,安全性毫无保障。此前悲剧已敲响警钟,今年9月,四川剑阁一男子驾驶“三无飞机”进行直播时坠亡,上千观众目睹了这场本可避免的惨剧。然而,部分无资质从业者仍以“个人爱好”为名,继续非法制造、销售并驾驶这类飞机。他们既没有合法试飞场地,也没有飞行执照,不仅漠视自身安全,更将消费者与公众置于巨大风险之中。
对此,山东邹平市昨晚通报,当地已成立调查组,连夜赴现场开展全面调查,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同时,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排查。
| 编辑: | 张博忺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