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民范女士
向《新闻坊》同心服务平台反映
她晚上经常会带孩子
去虹口区和平公园的和平书院看书
而书院门口就有一个休闲广场
一到晚间就人声鼎沸
各路广场舞队伍
大显身手"互别苗头"
社交平台上
也有不少网友有过相似的困扰
↓↓↓

现场究竟是什么情况?
跟着记者一起去看看
晚上七点半,和平公园5号门广场上4,5支广场舞队伍,大显身手"互别苗头",交谊舞,拉丁舞,健美操声音一个比一个响。

附近居民介绍,每晚七点半到九点半,只要不下雨,广场上少则100人,多则200,300人。而这广场一边,就是和平书院的综合馆,这家书院背靠公园,阅读氛围绝佳,但这一年来,图书馆门前的噪音污染让人难以忍受,不少读者被迫离开。

求助人 范女士:
2楼的噪音特别吵,外面队伍3到5支不等, 以前我们夏天也来过,广场舞人数能超过100,200人,非常的多,你走路走过去都很困难,分贝的话大概在80左右。
读者:
影响我们思路,我在看东西,他肯定有影响。
读者:
声音确实是非常的大。
读者:
小朋友在这边看书,可能每天有两三个小时都很吵,我就会让他戴耳塞。
馆方告诉记者
除了噪音扰民外
这些叔叔阿姨经常来馆内倒水
用厕所,大声喧哗
影响了图书馆整体的阅读环境
上海和平书院综合馆 工作人员 王蕾:
一部分人在书院门口跳,造成很多人员进进出出,我们有卫生间,倒水的便民措施,他们可能没注意这里是图书馆,就是手机边打电话,跳广场舞情绪很开心,就会大声走进图书馆,加重了安保人员管理工作。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这边跳广场舞的大都来自虹口杨浦的老年朋友,相比其他场所,这边的环境较好,公园里的绿植,景观灯,特别有氛围感。他们在这边跳了好几年,而和平书院,是在去年4月试运行开业的。

广场舞队代表 吴女士:
图书馆还没建成起来,我们已经跳舞了,因为跳了很长时间了,饭做好了,没事情就出来锻炼锻炼身体,跳跳广场舞,(这附近没有老年人活动的中心,在这个地方蛮宽敞蛮好的)。
舞者:
给我们老人一点点空间,但是他把门关上吧,也没有什么影响,但是门打开,是有一点点影响。
一广场舞队负责人:
图书馆在我们后面存在的,我们这个地方基本上有三个音箱。加起来大概总共两三百个人。一定要掌握在七点半到九点半,不能超过九点半。
记者从公园方了解到,目前据公园处统计,每天在广场上跳舞的队伍有5支,总计200人左右。公园每天会派6名安保人员手持分贝仪,对音响较响的队伍进行劝导,但由于没有执法权,他们能起到的效果十分有限。

胡聿丞 和平公园园长:
广场舞是从2022年10月份和平公园改建开园之后产生的,目前我们是有管控6件套,设置了立式的噪声分贝仪,手持式的噪声分贝仪,包括警示灯,执法记录仪,对讲机,这些都是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快速管控。隔音箱当中也是加装了大量的隔音棉,可以有效的降低噪音扰民程度。管控的时候就是跟他们好好说,他们还是愿意配合的,就是能把音量调低,但是可能下一首歌来了,他们觉得听得不带劲,又会把声音调起来。

属地政府表示
后续他们将通过多项举措
尽可能减少广场舞队
对周边的影响
嘉兴路街道第三综合网格副网格长 陈曦:
嘉兴路街道将重点推进三项举措——
第一、会和广场舞的团队签订广场舞自律公约,在他们进行广场舞的同时,主动引导他们控制音量,避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
第二,对遵守公约表现良好的广场舞团队和个人,街道将在活动资源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
第三、依托多格合一联动,杨浦区进行那个多方联动,开辟更多的广场舞的场地,在减少影响居民生活的同时,更大程度的满足市民群众生活文化、娱乐的需求。
记者了解到,2026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就要正式施行,生活噪音扰民从此有了明确的法律约束,公安机关将成为执法主体,对劝阻无效者或将面临最高10日拘留,罚款额度也将提升至千元。

对此,不少网友也表示苦恼
纷纷在评论区留言:
"图书馆不就要个安静吗?"
"该好好管管了"



对此
坊友们还有什么好建议吗?
有类似的烦恼吗?
欢迎评论区留言~
如果你也有“急难愁盼”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新闻坊》“同心服务平台”
↓↓↓

两种途径呼叫
同心服务坊记团
①长按识别或扫描
海报↓左上角二维码
即可下载看看新闻APP
进入报料专区
②长按识别或扫描
海报↓下方二维码
《新闻坊》“同心服务平台”
求助、咨询、意见、建议
同样一键直达

| 编辑: | 盛莉 |
| 视频编辑: | 康家辉 |
| 摄像: | 张予洋 |
| 责编: | 金莹莹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