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2022年3月以来首次直接谈判。这场被视为“止战关键”的会谈,因美国的介入,再度聚焦全球目光。
代表团阵容:俄“高配”出征,乌最高层或亲至
当地时间14日,俄方就公布了“豪华谈判团”名单,包括总统助理梅津斯基、外交部副部长加卢津、国防部副部长福明等核心官员领衔,另有4名军方与外交专家加盟,直指技术性议题。
乌方目前虽未公布名单,但泽连斯基在普京提议双方重启直接谈判时就宣布,他会与普京举行元首级会谈,并称这是“结束冲突的必要外交基础”。
但是,克里姆林宫在泽连斯基发声后12小时迅速作出反应,明确表示,总统“无计划出席土耳其会谈”。
虽然乌总统办公室明确表示,泽连斯基只会在普京亲自出席时参与谈判,但目前他已到达土耳其,至于会否亲自参与会谈还不确定。
美国则由国务卿鲁比奥率团抵土,并称此次俄乌谈判是实现和平的“关键机会”。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谈判地点伊斯坦布尔曾见证2022年俄乌最接近停火的时刻:当年3月第五轮谈判中,乌方提出中立地位方案,俄方承诺减少军事行动,但最终因马里乌波尔战役激化矛盾而破裂。三年后重访旧地,双方实力对比已发生剧变,谈判基调更显微妙。
核心议题谈判:乌方要停火,俄方谈“根源”
谈判虽然还没正式开启,但围绕谈判内容,俄乌双方释放出的信号截然不同。
乌方聚焦“火线止损”。泽连斯基明确表示:全面停火和交换战俘将是核心诉求。这一立场延续了乌克兰长期以来的“最低止损线”,自冲突爆发以来,乌方始终将停火与人员交换视为优先目标。
而俄方则强调“系统性解决方案”。俄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称,俄方将提出“可靠、可持续解决冲突的方案”,包括冲突根源的探讨。总统助理乌沙科夫更直言将讨论“海量技术性问题”,暗示可能涉及顿巴斯地位、克里米亚归属等敏感议题。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则称“现在谈结果为时尚早”,强调需考虑“新阶段的现实情况”,这一表态被外界解读为俄方或要求乌方承认部分既成事实。
俄乌双方在谈判基调上的不同,已预示着后续对话将充满博弈与交锋。而在这场复杂的地缘政治互动中,美国的高调介入恰似投入湖面的巨石,其角色定位与行动走向,正成为左右谈判前景的关键外部变量。
美国“影子谈判者”角色:是促和还是搅局?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抵土后,立即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会面,讨论“地区安全与俄乌冲突解决方案”。尽管美方声称“支持一切和平路径”,但今年3月美俄乌在沙特的穿梭会谈已暴露深层分歧。美方试图以“黑海航行安全”等技术性共识换取停火,却未能调和俄乌在领土、安全保障等核心问题上的矛盾。
分析指出,美国此次在场外的“存在感”,既是对乌方的战略支撑,也暗含对俄方的施压。对此,俄方早已对美欧介入表达不满,佩斯科夫此前就强调“外部势力不应将自身条件强加于谈判”。
前路多艰:三大矛盾恐成谈判“拦路虎”
尽管谈判重启释放了积极信号,但三大结构性矛盾构成核心障碍:一是领土争议难以调和;二是安全保障分歧深刻;三是战争责任认知对立。
而更现实的挑战来自战场态势:俄军近期在巴赫穆特方向持续施压,乌军则依托北约情报与无人机袭扰拖慢俄推进速度,甚至酝酿反攻。双方在谈判桌外的军事博弈从未停歇。
正如俄政治学者马尔科夫所言,“谈判是实力的延续,若前线没有决出胜负,纸上谈兵难有突破”,战场僵局使得谈判突破前景蒙上阴影。
从2022年的“闪电和谈”到2025年的“谨慎接触”,俄乌冲突早已演变为消耗战。此次谈判或许难以一蹴而就,但至少传递出一个信号:双方都意识到,单纯的军事手段已无法终结困局。
对全球而言,这场谈判的价值或许不在于立即达成协议,而在于让“对话”重新成为选项。毕竟,在三年炮火之后,和平的曙光哪怕再微弱,也值得珍视。
编辑: | 周雯飞 |
责编: | 赵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