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时讯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美媒:美国犯罪的最大根源是缺少父爱!

2023-12-15 14:39:48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美国《华尔街日报》12月12日发布文章:“犯罪的最大根源是父亲角色的缺少”。“暴力犯罪、酗酒、逃学、未婚先孕、自杀和心理障碍,几乎每一种主要的社会病态都与儿童没有父亲有关。与任何其他单一因素相比,所有这些都与没有父亲的关系更紧密,甚至超过种族和贫困因素”。政治学家斯蒂芬·巴斯克维尔写道。

美国对犯罪问题开展的辩论往往集中在失业等所谓的根本原因上。然而,美国暴力犯罪的急剧增长始于上世纪60年代,而这10年不但失业率低、经济增长强劲,而且黑人家庭收入翻了一番。

来自美国家庭研究所的一篇新学术论文并不否认经济状况对犯罪行为的影响。该论文的合著者拉斐尔·曼瓜尔等学者写道,“对罪犯的执法和起诉发生的变化与最近美国城市暴力犯罪上升有关。”然而,这篇论文的主要观点是,家庭不稳定可能是最大的因素,该因素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当双亲家庭占主导地位时,城市会更安全,而当家庭不稳定成为普遍问题时,犯罪现象就变得更猖獗”,文中写道。

在美国全国范围内,与单亲家庭较少的城市相比,单亲家庭比例高于中位数的城市的总犯罪率高出约48%。即使将种族、收入和教育程度等变量考虑在内,美国各城市的家庭结构与总犯罪率以及暴力犯罪率之间的关联仍然明显。

文章指出,有一位父亲在孩子身边,不仅是提供另一份收入。父亲教儿子有责任感、自制以及如何对待女性。他们往往是更有效的管教者,他们参与育儿有利于孩子的学业表现,“尤其是在数学和语言技能方面”。这一发现适用于儿子和女儿,但在男孩中更为明显。已婚父亲的存在也可以防止孩子被学校停学、开除以及高中辍学等风险。

在1960年到2019年期间,美国未婚母亲所生婴儿比例大幅提高。“从上世纪60年代末到90年代,稳定家庭逐渐减少的趋势使一些城市,尤其是一些社区,容易遭受更高犯罪率尤其是暴力犯罪的影响”,该研究得出结论称。“我们需要重新调整城市的物质和文化激励措施,以支持婚姻和稳定的家庭而非削弱它们。”


(编辑 沈佩佩)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美国家庭城市父亲犯罪暴力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9
普京专机降落天津 来华4天 先去上合再看阅兵
时讯2025/08/31
00:09
气场拉满!“中国排面”抵达越南参与阅兵式彩排
时讯2025/08/30
00:41
推广尼古丁袋!投诉鲁迅夹烟墙画的当事人被封号
时讯2025/08/30
00:31
上海男子懵了:缴了停车费还吃罚单?官方提醒
新闻坊2025/08/30
00:50
《论持久战》——指导抗战走向最终胜利
东方番茄酱2025/08/30
00:16
卢卡申科:我将“奔向中国” 白俄罗斯正全方位向中国学习
时讯2025/08/30
00:13
美军计划向日本部署“堤丰”中程导弹?外交部回应
时讯2025/08/29
02:02
中方对联黎部队任期最后一次延长表示遗憾
环球交叉点2025/08/29
01:19
外交部:中方一贯坚决反对美国在亚洲国家部署“堤丰”中导系统
蓝厅之声2025/08/29
00:50
开学前孩子有这些表现 要警惕“开学综合征”
时讯2025/08/29
00:18
坐高铁!过生日!中国最高形式元首外交成就佳话
时讯2025/08/29
01:21
外交部:30个欧洲国家近50位贵宾确认出席!
蓝厅之声2025/08/28
00:17
阅兵嘉宾名单没提到西方主要国家 外交部回应
时讯2025/08/28
00:08
金正恩到了!视察朝鲜特种作战训练基地
时讯2025/08/28
00:59
世界五大洲嘉宾聚首北京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权威发布2025/08/28
00:36
普京和金正恩等出席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时讯2025/08/28
00:47
“高速恐怖面具”涉事者找到了 杭州交警通报
时讯2025/08/27
01:05
国台办:9月3日盛大阅兵将会邀请台湾同胞出席
权威发布2025/08/27
00:08
特朗普希望尽快访华?我外交部回应了 强调四个字
时讯2025/08/26
00:33
特朗普称希望近期访华 中国外交部回应
蓝厅之声2025/08/26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