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市民发现,在一些人流密集区域出现了一些长久停放的电动自行车,车辆后座上装着共享充电宝租借箱,似乎是个流动充电宝租赁摊位。这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意经,这样的街头充电宝租赁会存在安全隐患吗?
8月4日早上,城管执法人员在巡查地铁14号线浦东南路站一号口时,又发现了一辆经过改装的共享充电宝“专车”。传电动自行车的后座上放着共享充电宝的租赁主机,上面还插有8个充电宝。扫描主机上的二维码后,执法人员确认了该设备的经营行为。“它是可以扫码,有租借的行为。”
执法人员表示,今年夏天以来,他们已经在陆家嘴“三件套”等热门景点附近发现了多辆长期停放的电动自行车,其后座上都“嫁接”着共享充电宝租赁主机,吸引游客扫码租借,而车辆本身通常已基本报废。城管部门表示,这个看似另辟蹊径的生意经涉嫌占道经营。“车辆不动,其实已经占用了中心城区本就非常紧张、资源稀缺的停车位。”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分队长张宁指出。
问题还不仅仅在占道经营,记者在执法中队看到了上周五被暂扣的另两辆改装车,加装的设备及连接线暴露在外,历经日晒雨淋已十分破旧,随时存在短路甚至起火风险,且因设备体积较大改变了车辆重心,也随时可能发生倾倒。“这是通过电瓶给机箱供电,改装线都是自己弄的。哪辆电瓶车里有两个电瓶的?”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小队长李定海担忧地指出,“一旦这辆车燃烧,会引起旁边的车一起烧!”
不少市民也表示,遇到过这种改装的充电宝专车,并担心其存在安全隐患:“确实蛮危险的,易燃易爆。”
记者查询了某充电宝租赁柜的官方网站,显示租赁主机可以摆放在餐厅、电影院、商铺等门店,但这些点位往往需要支付一定的场地运营费。为了省下这笔成本,一些人就动起了废旧电动车的脑筋。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副小队长孟飞越揭示了操作模式:“买一台二手电动车可能就几百元,再从平台获取代理权拿个箱体,也是几百元,然后找个人流量大的地铁口经营。”
光是在小陆家嘴区域,从今年3月至今,这样的共享充电宝“专车”就已经被查获了30多辆,执法人员对部分前来认领电动车的当事人进行了行政处罚。一位周先生承认,其设备收费“三元半小时”,他收到了依据《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开出的154元罚单。
违法成本只有罚款100多元,却可能需要执法人员花一个多小时,一步步确认其违法事实;而没有当场遇到当事人的,在暂扣车辆后,还要张贴认领告示,提示当事人来交罚款并领回车辆。而二手买入的电动车本身价值就不高,不少投放者会索性放弃认领;哪怕前来认领的,对于执法工作不配合的也大有人在。
那么,在电动自行车上安装共享充电宝租赁设备,到底是谁操作的呢?出租方又有没有管理限制呢?记者拨打了美团充电宝加盟商电话,接电话的仅有机器人客服。
两分钟后,一个自称是美团充电宝的工作人员打来了电话,他表示,加盟无需费用,后期收益可进行二八分成。至于安装在电动车上的充电宝设备,对方表示,他们的要求是点位必须保持稳定,但不排除有人会做电动车改装的违规操作。“那个都是内部人员弄的,是违规的,查到会被罚款,账号也可能被封掉。”这位工作人员一再强调,点位必须保持稳定,“如果移动,后台就会产生工单”。
美团方面表示,部分街道出现电动车后加装的共享充电宝柜机,属于代理商渠道的违规铺设,并非美团官方直营行为,他们会加强对代理商的教育,并加大线下摸排力度,凡发现类似违规行为,将立即定位涉事代理商并要求其整改。
这样的共享充电宝租借“专车”不仅涉嫌占道经营,用二手车辆加上改装电瓶来作为租赁箱的载体,更增加了消防安全隐患。所谓便利,决不能只是一家之利,更不能以公共安全作为代价。因此,作为箱体出租方,平台的主体责任必须压实,毕竟箱体上印着的可是平台的标识。
编辑: | 刘奕达张予洋 |
责编: | 顾怡玫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