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世界”这个名字,每个人都仿佛很熟悉,却也很陌生。它既是地铁八号线的一个站名,也出现在历史书里。然而,大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到底是干什么的,90后知之甚少。
当然,作为最老的90后,小眼哥小时候春游的时候去过一次。并不深刻的印象里,门口摆了几面破破烂烂的哈哈镜,里面有一个破旧的舞台,那次春游在大世界的半天时间里,小眼哥是和同学们在大世界二楼打街机度过的。对那里的印象基本是两个字“无聊”。
排队的人群一直从延安东路排到了宁海西路。而且整整绕了三圈!其中90%都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说起他们年轻时的大世界,不少人都情绪激动。
“我们年轻的时候条件比较差,大世界是很难得来一次的游乐圣地”
“我住在金山,今天6点半出门,8点半开始排队了。我等了2个月,今天第一天必须来的。”
“我是50年前来的大世界,今年我77岁了,我特别想看看现在的大世界”……
不得不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大世界。有人见证过他的繁华,有人见过他的萧条。而如今的大世界是什么样呢?
刚进大门,呈现在眼前的就是12面经典的哈哈镜。尽管新装修的大世界多了安检口、闸机,但是这些饱经历史风霜的哈哈镜还是被放在了最核心的位置。
看似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哈哈镜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驻足停留。有些人甚至潸然泪下,也许随着时代变迁,哈哈镜已经不再稀奇,但却承载了许多人年轻时候的回忆。
而场馆方面也别有用心的保留了当年的哈哈镜,斑驳甚至破碎的镜面让不少人惊呼,哈哈镜还是当年的模样。
走进大舞台,演员正在表演杂技,这里位于整个大世界的中心地带,曾经标志性的廊桥得到了修缮和保留,开放式的环境让身处大世界任何角落的观众都能一眼看到演出,整个环境也是修旧如旧,还是大世界原来的风采。
而演出的内容包含了杂技、京剧、旗袍展等多种名目,可以说,从进门到舞台,都沿袭了大世界最经典的面貌。
同时,新的大世界也不忘与时俱进,在二楼,各种黑科技亮瞎你的眼。
这里有可以拍照并且上传手机的数字哈哈镜大屏幕,也有通过涂色后扫描进入电脑构成3D图像的24节气展;还有各式各样适合孩子们普及各种知识的高科技应用;同时,场馆还开设了剪纸、刺绣等诸多非遗课程,非常适合亲子活动。
而除了适合孩子们游玩的场所,新的大世界还有许多艺术展示,在这里你可以跟着少数民族的艺人DIY手工制品,可以看精妙绝伦的苏绣一针一线的呈现不同图案,还能见证一块玉石在手工打磨下变成各式造型……
在大世界逛了一天,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非常好的迎合了各个年龄段的观众的娱乐需求。而同时,这里还给一些精妙却即将失传的技艺提供了展示的空间。
真的很难定义如今的大世界是什么性质。它既不是迪士尼这样的游乐场,因为在游玩的过程中,它兼备了很强的艺术性,但也不能定义为博物馆,因为这里不仅有展出,还有专人授课,同时还能品尝各式的美食。当然,这里更不能定义为商场。
大世界,其实并不算大,但是新的大世界却囊括了情怀、文化、艺术太多的元素。
追情怀也好,看热闹也罢,不妨60元买张门票,去走一走看一看。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龚承一 应冠文 编辑:超慧)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