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全国总决赛颁奖仪式暨2025全球数商大会开幕式11月25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数据要素作为数字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正加速从“资源禀赋”向“新质生产力”转化。2025全球数商大会“数据要素×”大赛的一批高价值获奖案例已进入实质性应用阶段,集中展现了上海在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满足民生需求方面的显著成效。
上海市的最新实践表明,通过构建高效、安全的数据流通机制,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政府服务的能级,也为产业升级和城市精细化治理注入了强大动能。例如,在沪外籍人士办理金融支付业务的效率大幅提升,其背后正是数据要素“加速流通”和“跨域互信”的技术突破。
上海市数字证书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战略发展总监郑宁深度解析了大赛获奖项目“跨境数字信任服务平台”的核心价值,她表示本项目旨在破解境外人员身份数据跨境互通难、身份在线核验受限以及业务数据不协同等关键瓶颈。这一信任平台的搭建,实现了境外人员身份信息的安全跨域验证,业务办理得以全面转至线上,形成了“一次认证、多场景适用”的创新服务模式,有效践行了数字时代下“减跑动、优体验”的政务服务理念。
在教育领域,数据要素的应用则聚焦于认知推理能力的重塑。上海库帕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胡茂密介绍了其获奖项目如何构建教育认知模型,通过与顶级高校合作,构建了一系列带有中间推理、思考过程的思维链数据,以此来训练大模型的逻辑能力。“这套机制不仅提供了标准答案,更重要的是向学生展示了完整的解题思路和专家级的思考路径,实现了24小时在线的‘名师助教’功能,深度重塑了教学与学习的交互生态。”
此外,数据流通也为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了更多选择。上海艾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李海宁通过体育赛事安保场景举例,现场监控视频,利用大模型技术,可以实现对特定物品特质的精准标注与实时定位。他以网球大师赛上一起真实的物品遗失找回案例告诉记者,当一位观众的包遗落在看台上时,系统能在输入简单特征后,迅速在海量视频数据中定位目标,在十几到二十分钟内锁定物品位置,极大地提升了效率。
当然,城市数据每天产生大量的数据,如何破解“数据孤岛”和“不敢共享”的体制性障碍,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关键。上海数据集团给出了“破局”之道。公司技术创新部副总经理秦磊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安全流通的技术框架,通过全面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对数据的授权记录、使用记录以及事后审计的端到端、安全可靠追溯,确保数据“可用不可见”。
秦磊表示,在此基础上,集团构建了城市级的数据开发服务平台,打通了从“数据源”到“数据要素”,再到“数据产品”,最终落地为“场景应用”的全链路流程。更具战略意义的是,上海数据集团已牵头构建统一的大市场体系——与12个省市的数据集团联盟达成的战略合作,推动各省市的公共数据实现互联互通,为构建全国一体化的数据要素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跨境服务到教育赋能,从产业升级到城市治理,2025全球数商大会的成果证明,上海正通过数据要素的深度开发和应用,不断提升其数字经济的普惠价值。这不仅是上海加速实现高水平数字转型的重要里程碑,也为数字中国的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经验”。
| 编辑: | 闻倩钰 |
| 视频编辑: | 闻倩钰 |
| 美术编辑: | 袁一 |
| 摄像: | 屠佳运 |
| 责编: | 沈姝艳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