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新闻放大镜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恐怖面具惊现高速 玩笑岂能逾越安全底线?

2025-08-26 15:16:20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彭晓燕  翟静  阮丽

近日,有网民发布视频称:在长深高速上看到有人戴恐怖面具故意惊吓过路车辆,这一危险事件引发热议。


网民发布的视频显示,一辆悬挂沪A牌照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后排乘客突然戴上面具探出车窗,连续多次向相邻车道车辆作出注视动作。据发布视频的网民介绍,事情发生在长深高速杭州段。他不认识戴面具的人,怀疑是故意为之,这一行为也导致同车女性乘客受到惊吓,险些发生车辆失控。视频在网络热传后,杭州高速交警辖区大队工作人员回应称:已关注并正在处理此事。



对于这种行为,不少网民也留言表达自己的愤怒与震惊。有网民表示,高速上开车本来就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司机突然受惊易慌乱,严重或引发交通事故,危及生命安全。还有网民进一步指出,这样的行为绝非简单的恶作剧,而是将个人娱乐凌驾于公共安全上的自私行为,呼吁警方介入调查并严肃处理。不过,也有网民指出,这种行为可能是在模仿之前在国外流行的整蛊方式。


事实上,类似事件并非偶发。去年8月,青海海东市一名小伙在驾车行驶过程中,戴着恐怖头套,还将上半身伸出窗外。最终,交警依法给予其记3分,罚款100元的处罚。在广东佛山,也曾有司机向交警举报称,夜间开车时遇到前方车辆在车厢内悬挂了一个恐怖面具。据悉,前车车主的目的竟然是为了应对“滥用远光灯”。对此,交警表示,不按规定悬挂装饰物是交通违法行为,将面临200元以下罚款。如因此导致交通事故,车主还要承担赔偿责任。



在公共场合戴恐怖面具、恶搞他人,看似是寻求刺激开玩笑,实际上已经对他人的人身安全、心理健康造成直接威胁。在高速上戴面具吓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交警部门可依据“妨碍安全驾驶”对行为人作罚款和扣分处罚。如果造成交通事故,恶搞者还将承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交通肇事罪等,即使未造成实际伤害,但扰乱公共秩序,也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值得关注的,还有恶搞者背后的心理动机,部分人希望通过惊吓他人来获得存在感,还有一部分人会将恶搞视频传播到短视频平台上,博取点赞和关注。这些人往往缺乏共情能力,对危险行为的边界没有认知。


事实上,恐怖、刺激会导致人体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对于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的人来说,可能会诱发基础疾病,如果导致他人猝死,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涉嫌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可能会被判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此外,遭到惊吓的未成年人,也可能会造成心理阴影,出现哭闹、社恐等行为,家属可以要求恶搞者承担民事责任,比如道歉、赔偿医疗费等。



那么,在公共场合带恐怖面具惊吓他人,到底是恶作剧还是犯罪行为?律师岳雪飞今天在接受看看新闻Knews的采访时表示,有些人认为戴着面具在公众场合吓人只是个玩笑,属于无伤大雅的恶作剧。然而从行为人的认知层面来看,他们往往并未意识到这一行为可能已涉嫌违法犯罪。从法律角度分析,该类行为很可能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行为人将面临行政处罚。若造成他人身体或心理损伤、财产损失,还须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若情节严重,例如导致他人死亡等极端后果,更可能涉嫌刑事犯罪,依法追究相应刑事责任。



岳雪飞说,以恐吓他人为乐,实质上反映出对他人感受与生命的基本尊重严重缺失。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尤其是在公众场合,常有老人、儿童等更容易受到强烈刺激的群体。这类行为不仅直接伤害个体,更破坏了公共空间的安全感,违背了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尊重的基本原则。更值得关注的是,有人将此类恐吓行为拍摄成视频并上传网络,以此博取流量。这种做法无疑扩大了其负面社会影响,不仅可能引发模仿,还会不良示范,进一步危害公共秩序。网络平台同样有责任对这类不良内容进行规范与管控,不应视而不见,而应积极治理、防范扩散。总而言之,我们在公共场合的一切行为,都应以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为前提。唯有如此,趣味才不至于变成危害,玩笑才能真正轻松、无害,而非越过法律与道德的边界。

编辑: 阮丽 翟静
责编: 彭晓燕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高速面具恐吓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6
21年间受贿3.16亿余元 刘星泰一审被判死缓
时讯13小时前
00:33
特朗普称希望近期访华 中国外交部回应
蓝厅之声16小时前
01:30
高速惊现“恐怖面具” 安全隐患绝非简单恶作剧
东方快评18小时前
00:41
网友:高速有“吓人精” 交警:收到!
上海早晨直播间1天前
00:08
中方或参与在乌维和部队?外交部:不属实
蓝厅之声2天前
00:20
00后“鬼火少年”街头炫技 被记12分罚款400元
案件聚焦2天前
00:23
外环外买房不限套数 上海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
看呀STV2天前
00:10
九三阅兵陆军方队将首个劈枪走过天安门
时讯3天前
00:39
10天后一起看阅兵 最后一次全流程要素预演完成
时讯3天前
02:12
体育上门家教需求暴涨 大学生上门服务? 有人狂赞省时省心 有人却说碰到骗子“被拉黑了”
时讯3天前
00:14
中国渔民在我国海域多次捞到“间谍鱼”
时讯2025/08/22
02:08
乘客要求出租车司机变道遭拒 投诉其态度差骂人
看呀STV2025/08/22
00:08
冒犯君主罪指控被驳回 他信出庭前自信拥抱女儿
时讯2025/08/22
00:14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雪域高原也有阅兵式
时讯2025/08/21
00:29
残疾车开进越江隧道 司机:太危险但不少见
看呀STV2025/08/14
01:07
斑马线不让行?这些血泪案例太揪心!
看呀STV2025/08/01
00:26
超限车强行闯关夺路逃 无人机快速锁定全拦截
看呀STV2025/06/26
00:21
50米“巨无霸”货车塞满28辆二手车 被交警拿下
看呀STV2025/06/23
00:07
台湾88岁老人无照驾驶逆向上高速造成3车连撞
时讯2025/06/04
00:50
浦东又现“暴骑团” 无人机执法:收你们来了
看呀STV2025/06/03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