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长城作景,厚重黄土为台。9月27日,以“鼓舞传千载 横山响世界”为主题的横山老腰鼓非遗进校园成果展演在该区吴东峁村举行。这场承载千年文脉的群众文化盛事,不仅是一场气势恢宏的视觉盛宴,更是横山老腰鼓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里程碑。
当天下午3时许,伴随着激昂的音乐,5000名头扎白羊肚手巾、腰束红绸的表演者,如浪潮般齐声跃动。鼓声如雷,气势磅礴;红绸似火,激情飞扬。在8分钟的时间里,他们动作整齐划一,队形变幻有序,完美演绎出横山老腰鼓的雄浑气魄与蓬勃张力。
“我从小就接触腰鼓,这次能参与这样大规模的演出,非常荣幸和激动。”横山区第四中学九年级学生白羽凡难掩自豪地说。
这场气势恢宏的展演,背后是长达一年的精心筹备。横山老腰鼓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曹闰茗介绍说:“我们从去年就开始培训了100余名教练员,今年又从横山区5所学校选拔了5400名学生,利用课余与体育课时间,对孩子们的腰鼓技法和动作进行系统教学,让他们深刻理解横山老腰鼓背后的文化内涵。”
5000名表演者中,98%为14至17岁的学生,同时汇聚了国家级传承人、农户青年鼓手,形成“老中青三代同场”的传承图景。此次展演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横山区将国家级非遗“横山老腰鼓”深度融入教育体系的集中体现。
“作为新时代少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会继续打好腰鼓,把横山老腰鼓这项非遗传承下去。”现场表演的同学王浩楠说。
近年来,横山区坚持传承与保护并重,持续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通过组建社团、编写校本教材、邀请传承人驻校授课等方式,构建起“基础动作+文化历史+现代融合”三维课程体系,推动非遗文化在校园扎根生长。目前,该区已有超过1.2万名学生通过体育课、课间操等方式接受系统训练,300余名校园骨干在传承中脱颖而出。
陕北文化学者王建领对此次展演深有感触。“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真正为时代、为大众、为社会服务,就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像横山老腰鼓进体育课、信天游进音乐课、剪纸进美术课,孩子们从小接受熏陶,才能让传统文化在融合中焕发新活力。”王建领说。
随着传承路径的拓宽,横山老腰鼓已从黄土高原的村头鼓点,昂首走向世界舞台。
编辑: | 范燕菲 |
责编: | 姚乐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