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在火热举行。作为进博会四大功能平台之一,人文交流平台以文化为纽带、以艺术为语言,让不同文明在相遇相知中交融互鉴,推动共建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百花园。11月6日晚,本届进博会人文交流板块的重头活动——“进博之夜”,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璀璨上演。

上海百格室内合唱团

《舞动地球村》
活动由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与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广集团)联合举办,通过“进博之夜”“进博三荟”(文艺荟、精品荟、美食荟)和“魅力友城”等系列活动,为中外人文交流增添新亮点,展示中国开放包容的文化姿态与世界文明的多元共融。
“进博之夜”
奏响开放与共享的乐章
贸易让世界互通,而艺术让彼此共鸣。昨晚的“进博之夜”,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写照。
“进博之夜”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广集团)旗下经营管理部统筹,联合东方广播中心、上海舞台研究所等共同打造,汇聚中外艺术家,以多元艺术形式呈现“文明互鉴、美美与共”的生动图景。

舞蹈《水色》

川剧《川韵双绝》
整场演出以中国鼓《玄天》震撼开场,壮族群舞《水色》轻盈曼妙;美国女高音朱丽叶以中文演唱新疆民歌《玛依拉》,展现文化交融的动人瞬间;川剧《川韵双绝》以变脸绝技彰显非遗魅力;克罗地亚大提琴家安娜·鲁兹内尔与中国机器人乐队同台演绎《大提琴组曲》,以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诠释“共享未来”的理念。晚会在中国男高音石倚洁与美国女高音朱丽叶合唱的《祝酒歌》中达到高潮,唱响“携手同行”的誓言。

安娜•鲁兹内尔演奏大提琴

石倚洁(图右)与朱丽叶合唱《祝酒歌》
“文艺荟”
展现文明互鉴的时代风采
本届进博会人文交流活动汇聚德国、尼泊尔、匈牙利等国家友城代表,哈萨克斯坦、阿联酋等国艺术团体以及中国各省市的表演团队,涵盖中华老字号、非遗文化、国家级步行街与旅游资源等多个板块,构建人文交流与经贸合作相互促进的立体格局。
其中,位于国家会展中心中央广场人文舞台的“文艺荟”(即中外人文交流演出活动),连续六天以全天候、多样化的百余场演出,成为中外文化对话的交汇点,展现“美美与共”的文明图景。

川剧《变脸》

阿联酋《阿亚拉舞》
川剧《变脸》、西藏《堆谐舞》、浙江平湖琵琶《湖上悦音》等非遗节目焕发新彩,与国际非遗《阿亚拉舞》交相辉映;阿联酋、尼泊尔、哈萨克斯坦等国艺术家同台献艺,彰显“买全球、卖全球”背后的文化共鸣;广西山歌舞、安徽黄梅戏、山西长子鼓书等节目,展现中华文化“一省一品一特色”的多元气象;上海原创音乐剧《功夫》《山海经》片段与香港现代歌舞作品,则以创新形式传递时代新声。

进博文艺荟

今年人文舞台的“文化升级”,不仅体现在节目形式的多元与融合,更在于功能的拓展与内涵的延伸。舞台从“节目串联”转向“综合交流平台”,成为品牌发布、城市推介、文化对话的开放场域。
“三荟一城”
共享开放的文化图景

“魅力友城”专区以双城联动形式,展示拉萨与加德满都、重庆与杜塞尔多夫等友城文化成果,彰显进博会推动中外地方合作的务实成效;“精品荟”汇聚老字号品牌、非遗手工艺、地方文创与乡村振兴特产,形成“看得见、带得走”的文化记忆;“美食荟”以中外美食为媒介,从齐鲁烧烤到德式猪肘,从陕西油泼面到泰式芒果糯米饭,打造“舌尖上的进博”,让味道成为世界共赏的语言。

八年来,进博会人文交流平台始终以文化为桥、以艺术为媒,助力文明互鉴、心灵相通,持续为全球经贸合作注入人文力量。本届进博会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既让来宾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也见证了世界文明的多元绽放,生动诠释“新时代,共享未来”的核心主题,展现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文化担当。

放歌天团《魅力青浦》
从贸易合作到文化交融,进博会已经成为中国扩大开放的“金色名片”,成为世界共享机遇的“重要舞台”。一个更加开放自信的中国,正以文化之光照亮世界共荣之路。
| 编辑: | 谢春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