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乡村风貌空间结构“六域”中的“河口沙岛”地貌,主要分布于横亘长江河口的崇明区域,从1400多年前的两个小沙洲,到如今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岛民沿滩打渔,引渠灌田,依水而居,也逐步形成了河口沙岛的生态格局和鱼脊平直的乡村肌理。
横亘长江河口的崇明堡镇五滧单元由沙洲积聚而成,鱼骨状水系,西引东排,蓄淡排咸,民居则依河齐整排列,形成了如鱼脊般规则的乡村肌理。“从整体到你的局部,它都会是这样子的一个往下复制的关系,沿着每一条干渠,也是形成了一些像我们说的‘丰’字形或者‘干’字形的这样一些鱼脊状的一个肌理。”调查组成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副总规划师袁海琴介绍。
唐代时,崇明不过是两个小沙洲,经过千余年的变迁,才有了如今的崇明岛。岛上有一棵现存最古老的古树,高约30多米,生长至今已有四百多岁,被誉为“崇明一号古树”,它见证了这里的岁月更迭,也链接着先辈们的生活。
“明万历元年的时候,就在这个地方形成了一个岛和一个沙洲,后来引来了无数移民。”当地村民杨春雷告诉记者,“主要是江南的移民过来开荒,然后就种下了这棵树。”
调查组成员、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学研究生薛平告诉记者:“这棵古树可以说是四滧港货运运输的一个航标,当时的船员就是以它为指向。”
沿江靠海的地理位置使得当地渔业尤其繁荣,至今,五滧村还能见到古早时渔民们用的的蛎壳窗。“明清时期,很多渔民会把牡蛎、贝壳拿上来,壳就用来做这种窗户,属于就地取材。后来,玻璃等透明材质过来之后,这种材料就用得少了。”调查组成员、华建集团上海院建筑一院建筑设计师王春兴介绍。
随着海潮的涨落,连成片的沙岛上逐步形成了一条条河港,人们沿河而居,到了明清时期,这些依托港口而生的城镇逐渐繁荣起来。如今,那些古宅墙壁上的画,还能展现当时的繁华场景。而许多店铺也是沿河而建,可以方便往来船只买卖东西。
滧村镇是明末清初的一个重要市镇,在专家看来,也是江南文化在崇明落地发展的起源地之一。调查组成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规划二所规划师郑铄告诉记者,这里很多建筑都是沿河而建,从这样一种聚落场景、空间形态中,能抓取到不少跟江南文化衔接的部分。
有意思的是,还有些宅院的江南风格并不纯粹。有一处建于民国时期的老宅,有着江南的砖雕门楼、粉墙黛瓦,但从空中俯瞰,却又能发现一些北方移民带来的合院元素。
调查组成员、华建集团上海院建筑一院建筑设计师许良璨介绍:“主房的位置跟它的厢房位置,屋顶是断开的。但是江南房子的话,它就会连成一条,变成一个‘凹’字型。沙岛文化圈的融合,它就是南方的。苏州那边来的香山派的江南文化,跟苏北那边北方文化的融合。”
而由于是涨沙成陆,五滧单元的地势较低,考虑到防潮、防风等需求,这里的老房子还会在四周开挖护宅沟,从而形成崇明近代典型的“宅沟院宅”。据崇明区堡镇城建中心主任高琰介绍:“这样做,一是为了排水,房子造在中间,那么水可以往外流。第二,他们四面围了沟以后,用吊桥吊起来,如果有外敌入侵的话,就能自我保护。”
正是因为有自然的演变,再加上人类生活及水利工程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崇明堡镇成为了沪派江南中独特的存在。“江海之间这样很规整、很平直、很大气、很恢宏的形态,有开拓进取的意象,也希望能够形成这一轮乡村发展的主题。”调查组成员袁海琴说。
规划部门介绍,下一步会以堡镇的五滧单元为例,充分挖掘长江河口、古镇文化等历史底蕴,同时,依托当地的自然保护区与湿地资源,营造广袤自然的海岛意境,打造世界级生态岛上的沪派江南样板。市规划资源局乡村处副处长田峰建议:“维护这种疏朗开阔的海岛风貌,更重要的是产业导入,包括传统建筑的保护活化利用,古镇老街的再修复、再激活,然后引入新的业态。”
堡镇五滧单元位于崇明东部,涵盖8个行政村,总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规划将充分挖掘这里的历史底蕴,营造广袤自然的海岛意境,同时,保护当地田-宅-河-宅-田的特色空间格局。
编辑: | 尤颖慧 |
视频编辑: | 沈曦 |
责编: | 虞之青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