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15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有观众提问:当代阿拉伯汉学家讲好中国故事,与老一辈相比有何异同?核心使命是什么?
对此,哈赛宁教授指出,中阿关系飞速发展,当代阿拉伯汉学家肩负着重要责任,打破阿拉伯世界对中国的刻板想象,通过深度理解与研究呈现真实中国,而中国也正重视对年轻汉学家的培养。
李哈布教授从开罗大学的实践举例,如今青年学者的硕士、博士论文选题,已与老一辈截然不同,更聚焦现代中国的文学、语言、文化及汉语教学对比等领域;该校本科生还连年斩获埃及赛区汉语桥冠军,赴华参与全球总决赛,年轻学者用热爱与认真传递中国文化。
张维为教授随之补充了一个关键新趋势:中阿、中非合作中,中国高科技吸引力强劲,相关国家急需工程技术人才,中国对阿拉伯、非洲的政府奖学金也愈发偏重理工科。未来,传统汉学偏重文科的格局或被打破,一批有理工科背景、曾在中国企业实习的 “中国问题专家” 将崛起,成为中阿交流新桥梁。
主持人何婕最后点明,年轻学者的成长离不开老一辈汉学家打下的基础。从打破刻板印象到聚焦现代中国,从人文交流到科技共鸣,当代阿拉伯汉学家的使命,正与中阿关系的深化同频共振。
编辑: | 周雯飞 |
责编: | 张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