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11月21日)的广东奥体中心,四万多名观众、无数镜头对准了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的第二跑道。36岁的苏炳添站在第一棒的位置,这是他十六年职业生涯的最后大赛,也是计划中的告别。
比赛结束,现场响起《讲不出再见》的旋律,虽然无缘奖牌,他还是脱下战靴,绕场一周,和赛道、观众、竞技生涯挥手告别。“能够坚持到今天,在我的家乡跟大家说一句再见,我感到非常荣幸。”苏炳添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赛场。
十六年奔跑,他用每秒超过四步的频率推动亚洲速度的每一次突破。2015年钻石联赛尤金站,他以9秒99打破黄种人无法突破十秒的封印。2021年东京奥运会,32岁,他以9秒83的成绩,让亚洲速度首次站上奥运百米决赛的起跑线。网友称他“苏神”,他像一道闪电击碎偏见,证明速度的极限与肤色、地域没有关系。世界上有210多位百米职业运动员跑进10秒,亚洲只有9人。苏炳添是亚洲纪录的保持者,是目前唯一跑进9秒90的亚洲选手。9秒83的成绩至今排名亚洲第一,全世界第22名,他将中国速度刻进了世界田径的历史。
他有无数次推翻重来、独自破风前行的勇气。2014年,推翻十多年的肌肉记忆,他将起跑脚从右脚改为左脚。2017年全运会,大腿拉伤与金牌失之交臂,他走出低谷,重新站起。“正是因为我输了,反而要再拼一把。”每个旷日持久的坚持都带给他突破自我的成绩。
苏炳添的意义,早已超越奖牌。他让整个亚洲都相信突破的可能——黄种人也能站上世界速度的巅峰。他也继续让后来者相信,9秒83不是中国人的极限,9秒83也不是“苏神”功成身退的终点,而会是下一代突破的起跑线。“我希望通过未来,自己还能够在我们田径的这个赛道上面,为我们祖国,为我们的国家,为更多热爱短跑的青少年,给他们创造梦想!”从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到速度研究训练中心,从短跑赛道到短跑人才培训基地,他真正的交接棒才刚刚开始。“我希望他们以后也能够站在奥运会决赛,站在世锦赛的舞台上面,为中国的传奇、中国的故事继续延续下去。”
运动员的伟大,是他们用血肉之躯,一次次、一代代超越人类认知边界、躯体极限。他们留下的激情、活力、精神、成绩,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和动力。“只有坚强不息的人,才能够梦想成真。”那些关于坚持和超越的传奇,将在下一代中国飞人身上延续。跑道有终点,提速无止境。苏炳添不说再见,中国速度、亚洲荣耀的传奇,还在向前继续。







| 编辑: | 陈瑞 |
| 责编: | 王力维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