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第四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在北京举行。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德方牵头人、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林拜尔共同主持此次对话。会后发布的联合声明显示,中德双方已达成27项共识,内容涵盖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深化财金领域合作、共同完善国际经济治理等关键议题。对话期间,两国重申该机制是中德就财金领域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问题开展双边沟通与政策协调的重要平台。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指出,克林拜尔本有意推动德国对华政策进一步调整,但当前各类复杂因素对这一政策调整形成了较大干扰。“从现实来看,德国对中国存在高度依赖,这就使其对华政策呈现出忽左忽右、看似矛盾的特征。”他进一步表示,在欧洲国家中,德国的政策自主性相对较弱,尤其与法国等国相比差距明显。“德国的对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美国影响,需顾及美国的态度;但与此同时,德国企业界也会对政府形成反向压力。因此,德国对华政策的最终落实效果,关键要看其政府能否在各类压力之间找到平衡。”
| 编辑: | 秦扬轲 |
| 责编: | 赵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