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聚焦“欧洲的未来”,主持人何婕、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以及塞尔维亚前外长、第67届联合国大会主席武克·耶雷米奇先生,以历史为镜、以现实为基,剖析欧盟一体化的“至暗时刻”。三位从南斯拉夫解体的遗憾假设,到欧盟成员国“重新国家化”的浪潮,再到《里斯本条约》否决权带来的扩员僵局,共同探寻欧洲在迷茫中的出路。
节目中,张维为教授提及“中国的南斯拉夫情结”,回忆曾与塞尔维亚驻日内瓦大使对话时的假设:若铁托能多活几年,推动南斯拉夫加入当时的欧共体,或许能避免国家四分五裂。若南斯拉夫能在国际组织中以整体身份存在,分裂带来的利益损耗或可规避。
武克则坦言历史假设难有定论,但补充关键变量:若铁托执政末期效仿中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改革,南斯拉夫或能避免解体。如今南斯拉夫分裂为六个联合国成员国,科索沃等领土问题仍悬而未决,而欧盟现行《里斯本条约》赋予成员国否决权,即便不是塞尔维亚这样存在领土矛盾的候选国,也难以被欧盟吸纳,中小国家的入盟之路因此布满阻碍。
主持人何婕点出欧盟整合的核心矛盾:欧盟一体化虽已推进多年,却始终难掩内部“各自为战”的倾向。
对此,张维为教授进一步指出,欧盟曾追求“去国家化”以迈向文明共同体,如今却陷入“重新国家化”浪潮,成员国纷纷强调主权、独立性与否决权。他特别提到,法国总统马克龙曾公开表示羡慕文明型国家,这类国家依托数百年甚至数千年历史积淀形成共同体意识,不刻意凸显个体身份差异;而欧盟成员国当下的“重新国家化”,恰好与这种共同体理念背道而驰,这正是欧盟一体化进程停滞的深层症结。
| 编辑: | 周雯飞 |
| 责编: | 张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